118 越来越高兴
梁进仓伤心极了。 没想到报应来得这么快。 对于要不要帮助俩光棍发家致富,其实自己从一开始就是纠结,犹豫的。 就是不希望太早出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打破传统,更打破了老少爷们纤尘不染的悠闲。 万万没想到的是,老少爷们还没被污染的,自己的三弟被污染了。 这时候再回想起来,三仓桩桩件件的表现,才发现自己还是太木了。 为什么就不能对三仓的反常表现多想想呢? 过年,别说对孩子,就是对大人来说,那也是老天爷法定的享受幸福的日子。 除了喝酒捞肉没有其他的事可以做,而且绝对不能做其他事。 孩子们平常日子盼过年,说起来都会激动得心头突突乱跳。 过年那就是孩子们的狂欢节啊。 一直持续到元宵节的。 可是三仓呢? 居然放弃了狂欢——这得多大的定力才能做到——老老实实跟着自己去做好事,无怨无悔帮着干活,而且手脚如此麻利。 为什么会如此麻利? 说明人家用心啊。 所谓好者不恶,只有对一件事感兴趣,发自内心地去做,才能达到如此境界。 无他,这小子看老光棍挣钱,羡慕了呗。 他那是跟着钻钱眼里去了。 怪不得初二那天晚上小四儿嘴里还在嚼着就窜了,而他一直在用心地听自己跟老光棍谈话。 自己还傻乎乎的嘚啵嘚啵给老光棍启蒙,讲解生意经呢。 老光棍管用不管用不知道,把自己三弟给洗脑了! 从今而后,三仓永远失去了心无挂碍享受过年的幸福。 因为他已经知道了,正月里像猪一样除了吃喝就是睡觉的日子,其实是可以变成钱的。 在这种心态之下吃喝玩乐,哪还有幸福可言,简直是痛苦啊! 报应啊,而且来得如此之快! 梁进仓的肠子后悔得青无可青。 桌子对面,郑淑叶看着小梁的脸色,一阵儿白一阵儿青的,禁不住小声问: “小梁,你没事吧?” “没——事!”才是假的呢。 自己身为大哥,尤其是父亲早年去世的大哥,对弟弟妹妹们的成长是负有直接责任的。 以前没能力,让二仓和英子辍学了。 去年好容易借着招工的由头忽悠母亲,让他俩又去上学了。 现在三仓小小的年纪,又要开始不正经上学。 梁进仓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过完年了俩光棍的白糖用量只增不减,原来有人跟他俩分享了。 对于俩光棍生意的赢利情况,梁进仓算过,一支糖葫芦的毛利大约是二分五厘,一斤白糖平均产出四十支糖葫芦。 也就是说,卖出一斤白糖的糖葫芦,就能获利一块钱。 如果三仓一天也能卖出二斤白糖的糖葫芦的话,那么他就能挣两块钱。 这小子五年级了,他能算得出一天两块,一个月就是六十块这个账。 干建筑的小工,一天是八毛。 就是熬上几年成了瓦工师傅,一天也就是两块钱顶天了。 二仓跟建东干砖窑的时候,一天是六毛钱,干满勤一个月十八块。 还有大哥的工资,在明面上,一个月才二十四快。 而且每天四点多就起来。 而他,不需要起早贪黑,就能挣到六十块…… 梁进仓不敢往下想了。 如果那小子算这个账的话,他还上什么学啊! 梁进仓忽的站起来,不行,必须赶紧去找三仓,绝对不能让这小子辍学了。 “哎,你上哪?”郑淑叶叫他。 “找我三弟去。” “你知道俺姨家那村?” 嗯?梁进仓回头看她一眼:“我想回家。” “哦!”郑淑叶嘟囔道,“正好今天又是俺姨那村逢集,我以为你要上集呢。” 正好今天逢集? 梁进仓又想到,如果三仓卖糖葫芦上了瘾的话,十有八九今天还要去赶集啊。 “你姨家是哪村?”他问郑淑叶。 “你想去赶集?” 小梁点头。 “正好啊,”郑淑叶高兴地说,“我可以带你去。” 小梁不知道郑淑叶为什么要这么高兴。 不就是当个向导嘛。 他不知道的是,这正好给了郑淑叶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郑淑叶确实是看上小梁了。 可是,看上是一回事,面对现实的时候又是一回事。 毕竟,两家的条件差距太大了。 俩人不是一个阶层的人。 郑淑叶是非农户口,梁进仓是农业户口,如果郑淑叶是男的,梁进仓是女的,这样的婚姻很多。 但是男的是农业户口,女的非农户口,几乎没有结亲的可能。 这是一条巨大的鸿沟。 这让她一直处于纠结当中。 跟爸妈又不敢说,生怕一旦说出来,爸妈不同意,为这事冲突起来。 一旦自己跟爸妈之间因为小梁产生矛盾,他们对小梁肯定有怨气,以后就不好收拾了。 不敢跟爸妈说,但是她有贴心人,那就是她的小姨。 小姨是乡村教师,年轻,有文化,思想就比较新潮。 郑淑叶把自己的心事跟小姨说了,希望得到小姨的支持。 小姨新潮归新潮,但并没有脱离现实,尤其是她并没有沉浸在热烈的暗恋当中,所以对外甥女的想法并不是很支持。 但是外甥女把她当贴心人,小姨也没有表示出坚决的反对,只是稍微表示了一点理解之外,也表示俩人的差距确实太大了,有点不现实。 这让郑淑叶十分失望。 唯一可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居然也委婉地表示出了反对。 小姨看出了外甥女的失望,安慰性的对她说,有机会的话想见见小梁。 只有见到了本人,才好做出评价嘛。 这让郑淑叶又看到了希望。 只要能得到小姨的支持,她就不是孤军奋战。 真是没想到啊,老天爷这么快就给了她一个机会。 难道这就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