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全军出击!
魏国公徐俌,英国公张懋,星夜驰骋,从肃州卫赶来哈密卫,和成国公朱仪一起,临时调入东宫幼军,挂了个指挥,闲职,不掌兵的那种。
朱见济只是让他们多看。
学习为主。
论火器的军事战术,这三位国公不仅不如王越,恐怕也不如陈七、李九和赵二。
顺便也让他们跟在自己身边担任拱卫的职责。
随着太子朱见济抵达,哈密的形势骤然紧张起来,双方的斥候不惜本钱的撒了出去,都想摸清楚对方的兵力动向。
斥候就得不要命的尽可能靠近对方营地,如此一来,双方斥候难免遭遇。
大军未战,斥候先死。
斥候的遭遇战格外残酷。
一般来说,两军相战,战损超过三成就会溃败撤军,但斥候一旦遭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是斥候的工作本质决定的。
短短三天,哈密卫的大明边军斥候,战死三百多人。
而瓦剌诸部的斥候,准葛儿部和杜尔伯特部,分别战死了一百多人。
双方战损仿佛。
消息也几乎对等。
相当于明牌。
都把对方的兵力动向给摸了个大概。
像这种战事,已经没有出奇制胜的可能,基本上就是个两军相逢勇者胜的结局。
准葛儿部的台吉巴图尔厄特得知哈密卫的大明边军动向后,很意外,杭昱率领来哈密的大军,竟然不是主力,拉在侧翼迎战。
重点布防在大明大军阵型的右翼。
有两个谋划。
一是准备战事尾端,对己方大军进行包抄合围。
二是谨防战事中杜尔伯特部对哈密卫进行夹击这才是杭昱部的真正任务,也就意味着,大明想用太子幼军的一万人,来对抗准葛儿部的五万铁骑
猜出对方战略意图的巴图尔厄特眼泪都掉了下来。
高兴的。
高兴之中,又有点恚怒。
太小瞧人了
是谁给朱见济的勇气,敢用一万人的东宫幼军来抵挡五万人的北方铁骑。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对北方的战事,除了少数的几个如朱棣霍去病之流,大多时候,南方军队的兵力都得高于北方铁骑,才敢一战。
就是朱棣,五征漠北的大部分时候,兵力也占据着绝对优势。
现在倒好。
大明太子朱见济,一个乳臭未干的小青年,竟然敢用一万人的东宫幼军来对方五万人的铁骑,而且东宫幼军还是没怎么参与战事的那种。
从成立之初,东宫幼军就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唯一的一次对外之战,是去福建平叛。
然而那时候东宫幼军才三百人。
巴图尔厄特真不知道朱见济为什么会有这等昏庸操作,这简直比他的大伯朱祁镇还昏庸,朱祁镇虽然愚蠢,但至少知道身边留着大军拱卫。
朱见济却只带一万人,直面五万铁骑的冲锋。
绝对是在作死。
巴图尔厄特感觉受到了侮辱。
哈密卫这边,朱见济和杭昱也知悉了瓦剌准葛儿部的兵力动向。
五万骑军,正在进逼哈密卫。
显然知道大明太子朱见济在哈密卫,要想全力出击,看能否俘虏朱见济,然后用朱见济来换取整个准葛儿部过冬的物资,
当然,一旦得逞,可能不止是这个冬季。
未来十年的物资,他们都敢狮子开大口。
而大明还不敢不给。
大明有骨气,不代表大明为了骨气不要储君。
不过准葛儿部的动向,在大明的意料之中,倒是杜尔伯特部的动向让哈密卫这边有点意外杜尔伯特部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向哈密卫进逼,按照他们的距离和行军路程,明显晚了一天。
也就是说,当准葛儿部和哈密卫的大明边军已经打了一场之后,杜尔伯特部才进入战场范围,再被杭昱部的先锋部队阻拦一下,杜尔伯特部根本不可能和准葛儿部一起夹击大明。
哈密卫的大明高层迅速商讨。
得出结论。
杜尔伯特部在打小算盘
他们并不奢望能轻松攻下哈密卫俘虏朱见济,他们想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大明和准葛儿部打了个两败俱伤后,再来坐收渔翁之利。
如此一来,既有可能威胁大明关内,又能削弱准葛儿部,杜尔伯特部就有可能统一瓦剌。
想法很美好。
现实很骨感。
杜尔伯特部的这个小心思,恰好正中朱见济下怀。
东宫幼军毕竟只有一万人。
打溃了准葛儿部后,幼军只需要休整一两个时辰,就可以调转东风步枪的枪口,让被杭昱部咬住的杜尔伯特部感受一下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