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龙盘虎卧
郭荣听了符皇后的叙述,闭目沉思。 只是相权平衡打破,他并不怎么在意。宰相不是当初的丞相,权力受到的很大的压制,可以挽救的回来。 清洗一波对大周确实存在一定的伤害,却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军方就不一样了。 往前四十年,一直都是军方的天下。 大周军方势力盘根交错李重进、张永德、赵弘殷赵匡胤父子都是老一辈的核心人物,即便是后起的罗幼度,身旁也聚集了一群人,甚至连高家都与之交好,归入其下了。 军方一旦出现异常,那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解决的。 轻则伤筋动骨,重则直接造成分裂。 让符皇后提议隆重迎接罗幼度,就是为了试探几位核心重臣的态度。 郭荣对于未来的规划很明确,就是围绕罗幼度作为核心来安排的。 对于罗幼度,郭荣是又器重又提防。 故而很多应对手段都是针对罗幼度施展的,给他足够的兵权,让他可以压制住以赵匡胤为首的骄兵悍将,又收了他的调兵权,避免他过于强势,一家独大。 提升宰相的地位,也是为了限制罗幼度文武一手抓。 避免如安史之乱时的节度使一样,军政财权落入一人之手。 总之罗幼度就是大周未来的核心人物。 哪怕符皇后的天资再高,能力再优秀,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注定成不了吕雉、窦漪房,更别说是武则天。 范质、王溥、魏仁浦、赵匡胤、韩通这五个人对罗幼度的态度直接能够看出大体的局势情况。 范质如此激烈反对,明显是有违郭荣的安排。 相权必然出现了问题。 赵匡胤出言反对,也让郭荣察觉了异样,赵匡胤身为武将,不可能不知罗幼度此战的意义,他反对的太牵强了。 就是不知赵匡胤是羡慕而产生的不满,还是别有他图。 韩通与赵匡胤的矛盾…… 是韩通出了问题? 还是赵匡胤出了问题? 郭荣手上的消息太少,一时间无法立刻作出的判断,却也知道局面已经是一团乱麻。 “幼度还未回师,已经混乱至此……” 郭荣本是暗暗感慨,却给自己提了一个醒。 不是罗幼度还未回师而迷乱,是因为罗幼度未回师才会乱。 自己无法理事,又无罗幼度这种能镇服朝野的人物坐镇,这才给了宵小争权的机会。 谁有资格与罗幼度争权? 郭荣脑海中只闪过一个人名……赵匡胤。 至于范质,那就是给眼前局势迷了眼睛的蠢蛋,真以为有了调兵权,大周十五万禁军就能为之所用? 郭荣压根就没将他放在心上。 手上有兵,才有资格争。 当前的汴京,手中掌兵的唯有两人:赵匡胤、韩通。 韩通的情况,郭荣有一定了解的,他属于破格提拔上来的将官,在侍卫亲军司待的不长,能够稳当的压住那一众骄兵悍将已经很不容易了,哪有能耐跟罗幼度争权。 而且郭荣对于韩通的品行有一定了解的,韩通就不是那块料。 唯有赵匡胤有这个资格与罗幼度争。 就好比曹操会防着司马懿,不会去防备典韦、许褚一样。 这两货就不具备造反的能力跟脑子…… 赵匡胤八成是利用赵家的人脉,趁着韩通未能完全掌握侍卫亲军司的时候,做了一些小动作。 联想韩通对赵匡胤的态度,郭荣凭借对麾下诸人的了解,竟将是非对错猜得七七八八。 若罗幼度知晓,必然感慨天妒英才。要不是英年早逝,十个赵匡胤未必能从郭荣手中玩出花来。 不过这时,郭荣并没有意识到赵匡胤跟范质联合了。 只以为赵匡胤不甘于罗幼度之后,这点并不奇怪。 郭荣反而乐意见到如此。 毕竟罗幼度跟赵匡胤相互制衡,才是最完美的情况。 赵匡胤要是对罗幼度心服口服,那就没有平衡可言了。 念及于此,郭荣反而放心下来。 只要罗幼度回师,赵匡胤就不敢乱来。 毕竟赵匡胤也不想看到韩通站在罗幼度那边。 只要军方不乱,一切都好说。 他似乎用脑过度,这精神一松懈,又昏昏睡了过去。 ********** 大名府。 罗幼度领大军南下,抵达大名府。 天雄军属于节度使的镇兵,不得宣召是不许入京的。 现在京中局势混乱,天雄军并没有获得一并入京畿接受赏赐的旨意,故而回归本镇。 至于战后封赏,朝廷自然会调拨给符彦卿,由他来发放。 大舅子符昭信也没有南下的意思,在大名府外与罗幼度拜别。 罗幼度道:“别急着道别,都到了门口了,怎么样也得入城去拜会一下岳父大人吧。这么不欢迎我?还是担心我跟他老人家吵起来?放心,不跟他吵,遇事让着他,给他磕头都不是问题。” 此番大胜,罗幼度最需要感谢的就是自己这个老丈人。 他对契丹的透彻研究,让罗幼度对于契丹的习性、战法特点以及不足的地方了如指掌。 在此次作战中处处占得先机,得益于此。 这么牛的老丈人,磕几个头真不为过。 符昭信道:“这不耽误行程嘛?” 罗幼度不以为意道:“让大军先走,我马快,随后赶上便是。” 符昭信苦笑道:“只是家父外出狩猎,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罗幼度一脸遗憾地道:“那可惜了,替我向岳父大人问好,就说他的手札,帮我大忙了。” 符昭信抱拳道:“一定带到。” 罗幼度调转马头,向大部队追去,眉头却是紧皱着,符昭信一直跟自己在一起,他怎么知道符彦卿的动向? 除非有人秘密向他汇报。 但真要去打猎,哪里需要偷偷摸摸的? 这老东西不会偷偷进京了吧? 地方将帅未得奉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