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桃夭令 > 第一章 大喜

第一章 大喜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桃源县,大年三十。

烟花纷飞,鞭炮齐鸣,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淡淡硫磺的味道。

远山、麦田、桃园全都埋在雪里,只有这个三进的宅院门口挂着大红灯笼,黑漆大门上贴着桃夭父亲亲笔写的春联,影壁上新贴着桃夭祖父写的福字,里面的抄手游廊上也都挂满了灯笼,给这大年夜平添了几分红红火火的热闹。

桃夭一家原本住在桃源县中部的六道巷,一个小小的四合院里住着桃夭的祖父母,大伯一家和自己一家。

直到前些年,桃夭的兄长出息了,在京城做了官,虽说只是个礼部八品司务,但是在桃源县这个小地方听着,好歹也是京官了,祖父便出了银子,他们在桃源县最西边买了一块地,建了这个三进的宅子。

这宅子一大,洒扫庭除成了个大活计,只靠着桃夭的母亲和婶婶忙不过来,家里就买了几个婆子小厮。

可是家里年节里的活计,要紧的仍然是桃夭的祖母领着母亲和婶婶亲自动手操持的。

桃夭从记事起,每逢过年就跟着祖母一块预备年节,应着“头猪,二鸡,三鱼,四碟八碗”的规矩,做盆菜,摆供碗,再把烛台都从库房里拿出来擦洗干净,剪好窗花彩纸,再熬上一大锅的浆糊给爷们儿们贴对子用。

爹爹和大伯还有祖父则忙着写春联,写福字,挂竹席,挂族谱,摆上宝瓶,点上蜡烛,就去满家满院的挂灯笼,贴春联,贴福字,贴彩纸。

每回都要热热闹闹得忙活大半天,可一家人都不厌其烦,乐在其中,记忆里越是如此这般繁文缛节似的忙碌,才是过年的味道。

因着桃源县的人都姓桃,几百年前他们的老祖宗在这里定居,繁衍出的这几百户的人家,各家往前数个七八辈,都是亲戚。

这大年三十儿晚上,吃过了年夜饭,爷们儿们三五成群就都出去各家拜年,女人们则守在家里或是闲话家长,或是打马吊打叶子牌,来来往往,狗叫鸡鸣,好不热闹。

桃夭跟自己的二嫂子李氏正哄着两个小侄女在后院里放烟花,忽的听见外头几声大嗓门的拜年,隔着半个宅子都能听见:“夭夭她娘,过年好啊,给你们道喜啦。”

这声音桃夭熟的不能再熟了,正是六道巷与自己家比邻而居了十多年的邵婶儿。

邵氏几年前死了丈夫,成了寡妇,却是这十里八乡有名的媒婆,镇子里有几十家亲事都是她给说成的。

她的女儿远嫁去了杭州,女婿是个秀才,在杭州与几个有名的教书先生一块开了一家书馆教书。

邵氏自从丈夫去了之后,便也频频奔波两地,常常去杭州看女儿和她的小外孙。

而桃夭跟她的渊源,还要从桃夭去杭州紫绫阁拜师学刺绣的事儿说起。

这紫绫阁的柳师傅是从前宫里最有名的绣娘,年纪大了归了乡,便开了这紫绫阁,许多达官显贵家的小姐都慕名而来,想蒙这名师指点一二。

桃夭从小做得一手的好针线,上回邵氏来家里串门瞧见了,托了桃夭给她外孙秀了一套百岁宴的衣裳,让她家俊哥儿在百岁宴上出尽了风头,邵氏又是个一顶一的热心肠,从小看着桃夭长大,把她当半个女儿,便拿着桃夭绣的帕子,送去了紫绫阁,加上她的一张巧嘴,把桃夭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竟然蒙了柳师傅的青睐,许她来紫绫阁拜师学刺绣。

虽说是离家很远,可毕竟有邵氏这个老邻居照应着,再加上机会难得,桃夭的父母便许了。这一去学艺就是两三年的功夫。

每年寒来暑往,不是桃夭家里的小厮或者兄长来接送,就都是跟着前去探望女儿的邵氏往来。

只是今年邵氏的女儿再度有孕,她说要留在女婿家过年,她这会儿该在杭州,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回桃源了。

“邵二嫂子,过年好啊,你怎么大老远的过来了?快进来快进来烤烤炉子暖暖。”

桃夭听着自己母亲招呼的声音,便把两个小侄女交给了自己的二嫂嫂李氏,打算进去给邵氏拜个年。

“二婶婶过年好呀。”桃夭自己打了厚厚的毛毡挡风帘子进来,只见她穿了一身粉绫小袄,外头披了一个玫瑰紫哈喇斗篷,用的是狐狸毛出的风毛,这一身喜庆的打扮,映衬着她十五六岁的面庞更加的娇俏美丽,“您怎么回来了?”

邵氏揽着桃夭过来炕上坐了:“哎呦,夭夭过年好,你这丫头出落得越发俊俏了。”

一面笑着对桃夭的母亲孙氏道:“大妹子,你可得好好谢谢我,我不负所托,给咱们家夭夭找了一门顶好的亲事。我等不了过完年,就赶着回来给你们道喜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