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朕心里苦啊!
京城,中和殿,崇祯坐在龙椅上,面色悲戚的听着下面小太监的汇报。 周围满朝文武也都表情严肃,甚至有人还在默默垂泪。 “陛下,奴婢自离京以来,星夜不休赶往高阳城请孙承宗大人来京就任,可是没想到建奴比奴婢的马儿快,等奴婢到了高阳城,高阳城已经被建奴围困,孙老大人带着全家男丁上城门楼子与建奴拼命。” “然老大人年老力衰,建奴人强马壮,老大人一共打退了建奴三波攻击,在第四次攻击的时候,建奴攻破了高阳城,老大人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儿尽皆战死于城门楼上。” “城破之后,老大人不肯受辱,面朝京城方向,自缢而死,以身死国,建奴进入高阳城,恼怒孙老大人的作为,禽兽般屠城,孙家百口余人无一幸免,尽皆遭难。” 听了太监的讲述,满朝文武尽皆哑然,他们没想到孙承宗这么刚,全家男丁无一幸免,尽皆战死在城门楼上,这样一来,孙氏不就绝户了吗? 这孙老头太傻了,鞑子来了不行就投降呗,这年头谁当皇帝不是皇帝啊,何至于以身死国,可惜了。 朝中大臣不少人心中腹诽,并不认可孙承宗以身死国的行为,这老头就一个字傻的可爱,太傻了,正常人谁会这么干啊。 众人想着,不过这时态度还是要做出来的,就见一大人大声喊道:“孙公,国士啊!” 一声吼出紧跟着就是放声大哭,哭声之大,令人心神晃动,仿佛看出此僚心中对孙大人无限的敬仰与哀思,仿佛七年前上本弹劾孙承宗的里面没有他一样。 听着此人的哭声,一时间大殿之中隐隐啜泣之声不绝于耳,其中哭的最凶的就是当年弹劾过孙承宗的家伙,倒不是这些家伙心中悔恨,主要是孙承宗以身死国,正能量属性太高了,这些曾经弹劾过孙承宗的大臣就面临着政治风险,毕竟要是有人旧事重提,他们可就百口莫辩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这时候哭的伤心一些,让陛下看看自己,最起码一会儿有人诘难,自己还能推脱说当年不知孙公忠义,被小人懵逼,这才犯此大错,只要认错态度好,那自己就完全可以把这件事对自己政治生命的影响降到最低。 众大臣想着,哭声更加悲痛,崇祯都被哭声感染的流下一行清泪。 “孙老大人,以身殉国,当真乃国士无双也。” 说完这话,崇祯道:“传旨,孙承宗国之栋梁,以身殉国,为天下臣子之楷模,令北直隶布政使,巡抚一级官员亲自为孙大人扶灵,存活的孙氏后人,从优抚恤,不可怠慢。” “是。” 王承恩在一旁应道,立刻带人给孙承宗拟圣旨,圣旨很快就拟定好了,紧跟着派人昭告天下,以彰陛下隆恩。 圣旨下达,殿中大臣哭泣声渐渐低了下来,做做姿态也就罢了,还能一直哭泣吗?那还用不用干别的事情了。 崇祯也缓过劲来,这时扫视一眼再坐的文武大臣道:“各位臣公,现在鞑子什么情况了?” 听了这话立刻有官员上报:“陛下,鞑子攻破高阳,继续南下,又向后攻破平乡,南和,沙河,临城,高邑一路直奔山东而去。” 听了这话崇祯大怒道:“各地守军都是干什么吃的,就这么让鞑子长驱直入?” 官员听了这话咕冬跪在地上道:“清军精锐,咱们守军实在抵挡不住,还请陛下调遣精兵强将堵住溃口,不然鞑子恐怕真的就要打进山东了。” 听了这话崇祯的表情变得很难看,过了好半天,崇祯道:“本想让孙爱卿接此重任,没想到孙爱卿竟然以身殉国,真乃我大明之痛啊。” 说道这里崇祯皇帝抬头看看满朝文武道:“诸位以为何人能担此重任?” 听崇祯此话一出,满朝文武尽皆迟疑,互相看看,面露难色,半天内阁次辅薛国观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当今朝中能担此大任者,为二人也,一人乃是新任的辽东督师洪承畴,一人就是目前丁忧在家的宣大总督卢象升,此二人都有大兵团作战经验,而且在剿灭流寇高迎祥一战之中,都有非常好的表现,微臣以为此二人可担此大任。” 听了这话崇祯虽然没说话,可是却很认同。 本来孙承宗就是卢象升的替代品,现在孙承宗死了,也是时候让卢象升登场了,想到这里,这时台下众大臣中却闪出一人,崇祯一看,原来是杨嗣昌,杨嗣昌这时跪在地上道:“陛下,卢象升此人不可用,陛下三思啊。” 听了杨嗣昌的话,崇祯看向杨嗣昌,杨嗣昌旧事重提道:“陛下,卢象升虽然知兵,可是此人忠奸不变啊,他说是忠于大明,可是却跟蓝田李朝生交好,此等逆贼,岂能轻用,否则怕是要尾大不掉啊。” 听了这话崇祯犹豫起来,就在这时台下有一个大人站出来,此人是朝中的御史,乃是内阁次辅薛国观的人,这时出身恭恭敬敬给陛下行礼道。 “陛下,卢象升天启二年进士,由于其不愿意与阉党为伍,故一直是一个清闲的翰林职位,直到陛下登基,他才升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大名知府,大名兵备道,后来被陛下看重,又升其为湖广巡抚,宣大总督。可以说他是陛下一手提上来的,陛下对他有知遇之恩,此恩大过天,他卢象升为人一项正直,又岂能辜负陛下。” “至于杨大人所说,卢象升与蓝田交好,这完全就是捕风捉影,卢象升是跟蓝田有交集,可是大多数都是被动的,蓝田谋夺归化城,卢大人是去攻打鞑子的,然后没有朝廷命令,他也不能跟蓝田翻脸,之后他又剿匪去了陕北,到了陕西,谁能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