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恭迎
腊月二十,赵孟启带着浩浩荡荡的船队,经运河往临安进发。 岸堤上随行的是二十个营的东卫,倒不是赵孟启怕死到需要这么多人护驾,而是多方面的因素才这么安排。 一来,回到临安后,有嫡系力量在手,无论做什么都比较稳妥点。 二来行军也是练兵科目,这不是赵孟启的新创,宋太祖时制定‘更戍法’,即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也是加强对士兵的体力训练,“使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逸。” 宋代对于士兵的体能力量方面,并没有设置专项练习科目,力量一般是通过弓弩训练来实现,而奔跑跳跃等能力,则不同将领可能会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岳飞军中是“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 缺少马匹的情况下,赵孟启只能寄望自己的部队能有一双铁脚板,用于提高机动能力。 所以这种全副武装的行军训练将会常态化,东卫各营都要定期在平江与临安之间流转。 为配合这一训练项目,沿途每隔一段距离都设立了兵营兵站,以提供后勤保障。 如此一来,这段运河也变相被赵孟启牢牢控制。 另外,还有五千殿前司禁军在施怀的率领下,已经提前两日开拔,回临安归建。 当初老赵派出来一万人,都是经过林老头挑选出来的相对精锐,和眼下的东卫相比,更具有实际战斗力。 按理说赵孟启想全部赖在自己手中也不是没办法,只是考虑到朝中舆论,就还一半回去。 并且这五千禁军基本都是年纪偏大,在临安有家小牵挂,进取心不那么高的部分,而且就算归建后,这些禁军大约也会偏向燕王,说不定还能扩大燕王在临安禁军中的影响力。 这半年下来,虽然这一万殿前司禁军依然拿得是往常的军俸,但财大气粗的赵孟启不止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后勤供应,还向他们额外发放每月一贯钱的补助,美其名曰任务津贴。 不管有意无意,这都是收买军心。 这种事,多少还是有点犯忌讳的,要是老赵看他不顺眼了,拎出来就是一项大罪名。 但赵孟启不在意,在他想来,真到那时候即便自己是个乖宝宝,找不到任何罪名,也会‘莫须有’。 另外留驻在平江的五千,赵孟启用的名义是,明年要继续配合经界实施。 现在平江和嘉兴两府的经界已经全部完成,成果斐然,重新绘制的鱼鳞图与新建的砧基簿复件正在船队中,运回户部存档。 经界前,平江府包括官田内,有登记的农田是七百多万亩。 这次在赵孟启坐镇下,力度前所未有,执行最为彻底,加上几番手段使得仕绅较为配合,最后数字是八百三十多万亩。 看起来查出了隐田也就百分之十五左右,但要考虑到一百多年前的绍兴年间,李椿年在赵九妹的支持下,对平江府进行过一次较为成功的经界,已经极大的压缩了隐田比例,之后又有多次重新经界。 这一次,与之前相比,绝对是最成功的一次,也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一次。 赵孟启隐约记得,明朝张居正搞一条鞭法后,苏州的田地好像也就九百多万亩,而后世的苏州总面积不到一千三百万亩。 这里面除了计量单位存在差异外,辖区范围也产生了一些变化。 因此赵孟启对这个成果还是比较认可,比较满意的。 最主要是,厘清了田产归属,消除了‘有田者无税,有税者无田’的弊端,能最大限度做到据产纳税。 这既是让贫苦百姓不用再负担冤枉税,又大幅度增加了官府的税赋收入。 今年遭了水灾,朝廷免去了受灾地区的田赋,不过预计到了明年,光是税粮就能上缴一百万石。 这数字不少,因为平江府历史最高时都没超过七十万石,往常一般都是三十多万石。 这数字也不多,因为大明朝时,给苏州定下的田赋是两百万石。 加上隐田转化为官田,实行田庄经营,还能向朝廷提供更多粮食,这样就不需要再用和买来补充朝廷的粮食需求,免得小民再遭盘剥。 除了田赋外,无论是大明还是大宋,都还有其他名目的税课,大明是在一条鞭实行后全部折银,进行货币化征收。 而赵孟启也打算,等到时机成熟,就消减一些名目,然后也实行货币化税收。 大明是在有了充足的银子流通,才有了一条鞭法的实施基础,但还是逼得许多平时手中无银的百姓,在粮食丰收后不得不低价卖粮换银缴税。 赵孟启要避免类似弊端,就必须先完成货币改革和粮价保护机制。 政治的事就是这样,相辅相成,循序渐进,说起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