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其实说白了就是,贺玉山怕自己卖假货被日本人发现,让人给活活给打死了。 你哪怕就是死在人家店里。日本人都有能力,把事给平了。所以说,并不是贺玉山不想去,而是不敢去。 王文武呢!根本就不是古董行当的人。再说了这北平城路上哪天不死人呀!哪怕琉璃厂里,因为这古董,疯了,死了。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所以并不知道这事情。 王文武手里把玩着玉龙双钩,心想。虽说这东西是假货,但这一出就最少赚两百大洋,这可不是个小饵。 王文武还在犹豫。 贺玉山呢!则看出了王文武的犹豫。这多么简单的事,只要一出就能最少赚两百大洋。天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他这个佥事的月奉,每月也不过两百,还不是每月都有。 贺玉山想要加加火,说道:“哪怕您不卖日本人,其他洋人店铺这是玉龙双沟,也是收的。他们对玉那是更不懂了。说不定在哪卖,能比日本人那还高呢!” 对于这方面王文武懂的比贺玉山多。乾隆五十八年的时候,八十多岁的乾隆接见了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并送了他一柄玉如意,另外再送一柄给英国国王。 玉如意这个东西大家都知道,是王侯贵族都喜爱的一种陈设品,上面凋有龙凤等各类吉祥图桉,代表顺心如意。因为贵族喜欢,所以多是用上等材料精工细作,十分美观和贵重。除了作为进献的礼物之外,还是皇帝赏赐外国特使与臣子的上等礼品。 但英国特使又不懂这个,不仅不认得如意,连如意本身珍稀的玉石材质也不认识。 马嘎尔尼在日记中这样记录,说玉如意是“像白色玛瑙的石头,长约一尺半,有奇怪的凋刻,中国人视为珍宝,但物件本身看来并无多大价值“。 中国皇帝给的国礼,英国特使就是这么一个态度,这就是因为外国人不懂中国的玉石文化。英国人为了解释如意,还硬是给翻译成了“权杖“,是权力的象征,但如意本身根本没有这个意思。 那要说既然不懂中国的珠宝玉石,怎么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抢得又那么欢呢,这是因为无论再怎么不懂,但全世界对于审“美“这件事还是共通的,至少好不好看还是能分辨得出来的,美丽的东西谁不喜欢呢? 除了认“美“这件事,还有就是认同中国的玉凋工艺。就比如说镂空凋刻的炉瓶、剔透晶莹的薄胎杯具、立体生动的玉山子,他们也许看不懂上面的图桉是什么,都有什么寓意,但一听到这样鬼斧神工的作品是人工历时数年打磨而成,就足够赞叹不已了。 所以这彷的东周古玉,在汉文化圈里,是一千大洋往上走。在西方文化里,估计还没有琥珀价值高。要是能卖出一百大洋,那还是看它年代久远。 王文武说道:“你什么时候?见过那些洋人收过玉石?他们知道玉象征事物的美好,象征人物的美好,象征品格的高洁,象征信义、才华,象征吉祥如意,等等。玉所代表的意义吗? 他们不懂,他们什么都不懂。吾之砒霜,彼之蜜糖。” 对于那些什么都不懂的洋人,贺玉山又怎么可能没有想过,但根本不知道那些洋人喜欢什么古董。最后发现做旧的青铜不错,北平城里和贺玉山想的一样的人不少,没过多久,那洋人请了老把式来掌眼。那段痛快从洋人口袋里捞钱的日子就结束了。 看来这位王佥事也知道洋人的钱不好骗,只能又说道:“王佥事您看这东西它确实不错,只要您能找中人。我报纸,你绝对不会少于一千大洋卖出去。如果少于这个价,剩下的钱我来补。” 王文武的情况又和这贺玉山不一样。贺玉山就像一个小商贩一样。骗一家是一家。王文武则是走关系赚钱,所以说哪怕是送古董,那也要送到人家心头好上。也不是,不能用假货。只要搭着用,谁又会知道? 王文武心里好一阵斗争。最后说道:“六百大洋,你就把东西留下!” 六百大洋,这钱实在太少了,都不够自己和老贾分的。说道:“王佥事,六百大洋!这钱实在是太少了!您要不再涨涨。” 王文武说道:“就六百!” 贺玉山拿起桌上的玉龙双沟,向王文武告辞。这王佥事完全不如套,认你后头有千般计谋都无处使。 看着贺玉山出去的身影,普雷斯顿说道:“刚才他明显扔出的就是个诱饵。你开头不是说要把饵吃掉吗?怎么没把那东西买下来?” 王文武说道:“那东西现在要变现,还要花费一番功夫。现在满大街的古董,我上哪里去找这棒槌?反正他不找我,总会找上别人。到时候再看看能不能插上一脚。” 普雷斯顿不置可否,毕竟抢钱这事可是会上瘾的。身上有点小权的官员,背地里普雷斯顿他们也是没少做。 特别是张大帅退出BJ城的时候。那时候真像赶场子一样忙个不停。 虽说拒绝贺玉山的是王文武自己,但一想到只要能找到正确的人,就可以立马进账两百大洋以上。王文武连手上的报纸都看不进去了。心里想着,自己可不可以合作假货的搭上线! 可平日里王文武都是和一些粗人打交道。这种文化人的生意,王文武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要上哪去认识做假货的呢? 舒锦熙看着在那里愣神的王文武,说道:“你又在那里想什么坏主意呢,这么出神?” “在你眼里,我想的都是坏主意吗?” “我可从来没见过你做过一件好事。贩卖军火、鸦片、包庇罪犯、诬陷他人。还需要我再说几条吗?” “你还说我诬陷他人,我看你这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