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嫡长子 > 第248章 给百姓一条活路

第248章 给百姓一条活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题。心眼小儿、不花这个银子,往后就要筹集那么多的军饷去平叛。 “这么多人,要吃饭于是要有小饭馆儿,生病了要抓药于是有药房,孩子读不起私塾,就只能去书院学些杂学,所以学院才建了那么大。” 张天瑞说完这话看顾侍郎嘴巴张得老大,解释道:“陛下说的,我可想不到。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京师热闹、繁华,这才叫大明盛世。” 如果到处一片萧条,还要歌功颂德,自封盛世,那其实就不攻自破了。 说着,张天瑞指向数支排队队伍中的一人,“少司徒,看那边。” 人群汹涌之中,有一个女子后面背着一个婴儿,左右两只手还拉了两个男孩,好在两个男孩都已是半大的少年,高一些的卷着袖子倒还像挺会干活儿的人。 “应是母子三人吧,怎么了?” 张天瑞有些回忆的神色,“那位母亲来找活儿的时候,身边两个儿子才这么高。” 他用手比划了一下,到自己的腰部。 “本不想收她,因为她又要照顾孩子,怕是顾不得干活儿,但……后来还是收了,眼下两个孩儿长大,也算是熬出头了。” …… …… 大儿子有十六了,小儿子十五。姓盛,名字也简单,哥哥三树,弟弟四树。 他们是顺天府人,父亲死了之后,家里的田产被无良的亲戚夺了去,一个农民之家,稍有变故便是跌落赤贫的境地,当年盛母要饭来的京师,没办法在这里弄了个扛木头的活儿。 半大小子,吃垮老子。几年下来虽然节省,但是兜里的钱,还是没有多少。 如今官府又开始招工,盛母听闻消息,开心的什么也不顾,赶着两个儿子就过来。现在还多了个妹妹家养不起的小女儿,四张嘴,总是要吃饭啊! 一家人全指着这个,盛母说什么也要跟来。 “二弟,你骑哥肩膀上,看看前边儿是个什么情况。” 三树有把子力气,兄弟二人配合无间,一个蹲、一个骑,上去之后看得是清清楚楚。他们身边到处是人头,但在排队的尽头,则是一齐的四张桌子,有人写字儿,边上还扯了块大旗竖着。 “大哥,看到了,一日三十文,xx无欺!那两个字我不认得。” 三树抬着头,他也迷湖,认字不是他的擅长,“有三十文就行了,别的不管!四树,咱俩到时候一起,把活儿干漂亮了!给娘亲和小妹买只鸡回去!” 在明代,考取举人以后,生活就会改善很多,一年大约会有18两白银的收入,称为廪粮,除此外他们还可以教人搞科举,这样每年有30两到50两不等的收入,小康没问题。 但普通人,例如长工,每年也就7-10两银子,生活还是比较拮据的。换算到每天也就是20文到27文之间,所以30文,确实不高,只够湖口,但也没多低。 至于物价、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区物价都很不一样。明朝总体上物价是上涨的,好在正德年间相对还好,这个时期大米一斤大约要5到7文,猪肉每斤要七八文,鱼虾每斤也要七八文。 到了嘉靖猪肉每斤就要到十二到十五,基本上是翻倍,普通人是吃不起肉了,再之后,百姓就更加苦了。 原来盛母一个人一天三十文,养三张嘴巴,基本上是半饱不饱。因为除了米、面,人的身体还需要盐、糖等必需品。再者,人不是动物,不仅吃,总要扯几块布做点衣裳吧?这样一来往日的生活多艰辛就知道了。 现在盛母合计着,家里有三个干活儿的,一天能有九十文,一年就是三十多两银子,这就好多了,甚至还能存点儿,给孩子娶媳妇儿。 不过就怕…… 边上的一位面相老实的农民也讲了, “今年不知道这活儿让干到什么时候,去年到了10月忽然停了。太上老君保佑,今年冬天可别再停了。” 盛母为了生计,也不管什么女子抛头露面这话,竟也大大方方搭着话说:“是啊,天冷怕什么,没活儿干那才愁人。” “娘,不怕的!”四树从大哥的脖子上下来,扳着手指头给母亲计算,“儿子这次听说了,官府要在这里建一个大大的城,要花大钱、请很多人!到时候人人都有活儿干,人人都有饭吃!” 盛母看着已经十六岁的大儿子,心里滴咕着:也不能都吃了,要给儿子娶个媳妇儿,给她生个大胖孙子。盛家的香火也才传得下去。 三树摸摸弟弟的头,又对盛母说:“娘,先把这个名报上。报上了,往后总归是越来越好的。您没听人讲吗?现在是圣君管着。” 是啊,他们虽然还是穷,但官府招工给了活路,将来也总归是有希望的。有希望就不怕。 “不过这里要营造什么?”不知谁问了这么一句。 结果有人哄闹,喊道:“管他妈造什么,只要给钱,墓地老子都给他挖!” “哈哈哈!” “都别吵吵了,也别挤!”忽然间边上来了个冷脸的士兵。 四树小孩儿一样的吐了吐舌头,别过脸往大哥的身前躲,但总归是眼睛里是有笑意的。 …… “官府的第一要务是什么?” “是给百姓一条活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