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燧人氏
阳。"首山即河南襄城县南五里,两边逛逦直接嵩、华。这些说法都足以说明黄帝活动的范围。《列子》上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晋朝《拾遗记》所记,"庖牺(伏羲氏)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既觉有娠,历十二年生庖牺。"如《竹书纪年·伏羲氏》说,"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远之,因而始娠。历史地理学家钱穆《黄帝的故事》中讲到:《列子》上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这样一个美好神奇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华胥之国,在翕州之西,台州之北。"言之凿凿,似乎确有其国。但接下来却说:"不知斯(离)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这个国家离齐国不知道有几千里几万里,反正是靠舟车无法到达的。要去的话,只能是闭上眼睛"神游"了。在这段叙述之前,更明确地说:"(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我们才知道这个国家不过是黄帝的一个梦。"昼寝而梦"不就是"白日梦"吗? 她是风兖部落的女首领,被称为华胥氏。她年轻有为,与族叔风偌率族人逐水草而居,过着浪漫的游牧生活。相传华胥氏外出,在雷泽湖边(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一带)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脚踩了一下,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生下伏羲。 华胥氏生下伏羲和女娲,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卷也有记载,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说: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华胥文化和我们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关系极其密切。 有关华胥的传说流传很多,最著名的有:女娲补天、女娲造人、伏羲画卦、伏羲女娲兄妹结婚延续人类和黄帝梦游华胥国等。在黄帝梦游华胥国的传说中,反映了许多关于母系氏族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情况。 若问华夏始祖是谁这样一个问题,许多人都会不假思索的回答:炎帝、黄帝,再说得远一点就是伏羲女娲了。其实,另外还有一个比这些祖先们更早、更真实的"老祖母"曾生活在我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华胥镇一带,她就是华胥氏。 远古时代曾经生活着一个叫华胥氏的繁荣的母系氏族部落,后人称为华胥古国,它与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据专家考证,华胥是我国最古老的母系氏族社会中杰出的部落女首领,是炎帝和黄帝的远祖,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在距今约八千多年前,华胥为了生存,带领部族民众不断的游徙,足迹遍及黄河流域。她和子女伏羲、女娲及其后裔,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华胥文化。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有一地名"华胥镇"。考古发现已经证明,陕西蓝田地区有70多万年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人类生息繁衍的摇篮。所以传说中的华胥古国遗址就在如今的华胥镇这个说法是可信的。至于华胥古国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子,由于那个时代没有文字,今天的人已经很难说清楚了。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说过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可见华胥文化和我们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关系极其密切。 有关华胥传说流传至今在汉族民间广泛传播,而少见于古籍记载的是伏羲女娲兄妹结婚这个传说。传说华胥氏族的成员在一次大水灾中,遭受了灭顶之灾,只有伏羲女娲两兄妹,因为坐在葫芦里,被漂到了蓝田临潼交接的一座山上,才幸免遇难。当他们看到这个世界就剩下他们两个人,为了人类延续,结为夫妻。在结婚前,他们对天发誓说:若苍天允许我们兄妹结为夫妻,繁衍人类,四山之烟聚而滚磨合。发完誓,他们两个人把磨石推下沟去。这时只见四山之烟果然聚合,再看磨扇也紧紧的合在一起,于是两人结为夫妻。后人为了纪念伏羲、女娲结合,繁衍人类的功劳,就把他们所在的山叫磨合山,滚磨盘的沟叫磨盘沟,并在磨合山上修建了人种庙,后来因人种庙名字不雅,改称仁宗庙。而且据一些专家考证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类似的传说故事,这就可以说明华胥不仅是汉族的祖先,而且很可能也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祖先。 而在黄帝梦游华胥国的传说中,则透露了更多的关于母系氏族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情况。 经过近十年的调研论证和史料搜集,华胥陵的真实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认可。此后,对于华胥氏的研究和华胥陵的考古保护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它标志着被人们遗忘了近百年的华夏始祖母华胥氏,重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从文史材料中走向真实生活。 主政之国 远古之时,有一个华阳的地方,华胥氏出生地,所以她给自己取名华胥,据说她喜欢四处游玩,后她得只有一个地方叫燧明的人,用火烧东西吃,他便去了燧人氏所主之国,认识了燧人氏,便有了伏羲。华胥氏回到华阳后,教大家如何使用火烧饭,因此华阳人让华胥氏主政华阳的国事,不久又生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