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4章 最大的功劳
听到张小瑜这话,李世民再次陷入沉默。
李世民自已也是带兵之人,太清楚军队士气的重要性。
士气这种东西,不是你想有就能有。而且这兄弟很奇怪,增长起来很慢,可是一旦失去,那厮瞬息之间。
这也就是有些军队平日里很能打,可以说是百战百胜,士气高涨。可是一旦败一次,积累那么多年的士气直接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苏定方的十万嫡系就是例子,这支军在苏定方的带领下,也是可以和御林军相提并论的长胜军。就因为年前西域一败,彻底一蹶不振。
现在的御林军,如果不是从一开始就一直打胜仗,此时哪里有这般豪气?拿世人闻风丧胆的大食吐蕃四十万联军如肥羊。
“小瑜,你说的对,为将者,首要任务就是保全将士们的性命。如果每次战斗,身边的兄弟都大量的死去,就算是活着的兄弟,也会胆颤。有你,我大唐边关无恙。我大唐之所以能有今天,你功不可没,你御林军功不可没。”
听到李世民这话,张小瑜笑着说道:
“岳父大人,小婿不这么认为,小婿不认为。小婿觉得小婿的功劳不是守卫边疆,开疆扩土。小婿觉得小婿最大的功劳是国内,而非边关。”
听到张小瑜这话,李世民不屑的说道:
“小瑜,说你胖,你怎么还喘上了?你说你开疆扩土,立下不世之功。以你这些年的功劳,怎么说都不为过。可是你说你有功于国内,别说其他文臣,就是岳父我,也不赞同。”
“岳父大人,你应该听过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吧?你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
“嘿,你小子还敢考朕?如果你说打仗,凭借你这几年的功劳,岳父还能闭口不言,让你嘚瑟一二。可是你说内政,这就吹牛吹大了吧?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道德经》,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小菜一样,需要小心谨慎。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治国的理念,主张在治理国家时要保持稳定,不要频繁干预和扰乱人民的生活。类似于烹调小鱼时需要轻手轻脚,治理大国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不要频繁变革,以保持国家的稳定和良好运转。”
“岳父大人,咱们这是讨论国家大事,要说干货,可不是考公名,应付考官。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实说的是内政。边关外事,没有这么一说。敌国犯边,直接猛火开烧,大刀片子招呼就是。治理内政不能这样,要小心翼翼。什么是处理内政?其实说白了就是调节各方的矛盾。”
李世民:“………………”
“调节各方矛盾?”
“不是吗?你别跟小婿说什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至理名言,你也别说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其实咱们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老百姓重要吗?你们这些做帝王的谁能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就算有,那也是嘴上的事。在心里,你们想的永远是自已的位置有没有威胁?文武百官有没有造反的苗头,等这些事情解决了,你们才会百般无聊的抽空想一想老百姓。岳父大人,你也别跟小婿吹胡子瞪眼睛的来劲,小婿说错了吗?你口口声声说百姓为重,可是你知道百姓的冤屈吗?你知道全国每天有多少百姓蒙冤含死?你不知道,你只知道自已的位置能不能保住,你李家的江山能不能坐稳。当然,小婿这么说不是针对你一个帝王,小婿是针对所有的帝王,在这些帝王中,岳父大人你算是好的。”
李世民:“………………”
“张小瑜,你别岔开话题,你说说看,你于内政有何功劳?”
“调节矛盾,转移内部矛盾。岳父大人,你知道当年诸葛孔明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北伐吗?关二爷死后,刘皇叔倾全国之力攻吴,结果夷陵之战打空了西蜀家底。在这种情况下,西蜀哪里有能力北伐?诸葛孔明那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他北伐大概率是徒劳无功?可是他为何要坚持北伐,直到他自已死在北伐的路上?其实诸葛孔明就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不北伐,西蜀自已就会乱。对于西川来说,刘皇叔是外来人。人家西蜀本地有势力,双方长年累月争执不下。刘皇叔在,尚且能够利用仁义之名压制住。可是刘皇叔死后,那帮西川当地势力就崭露头角。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诸葛孔明只能北伐。”
“你说了半天,和你有什么关系?”
“太有关系,自从我回长安城这半年,最大的功劳不是查贪官,也不是剿灭白莲教。毕竟这两件事,只要岳父大人你下狠心,照样能办到。我最大的功劳就是转移了世家的视线,让他们不盯着国内的财富,转而盯着海外。人都是爱财的,谁也改变不了一个人爱财的贪心。世家也一样,他们也爱财,而且比一般人爱的更狠。就因为我答应带她们出海发财,所以他们才对我们查贪腐无动于衷?这次查贪腐,他们世家损失最大。他们为什么忍着?不就是因为他们把目光转移到海外了?要不然,这次皇亲国戚搞事情,他们世家为何不跟进?如果世家的官员也跟进,那其他官员能无动于衷?毕竟我查了他们所有人。真所有人都反对我,打出清君侧的名声,岳父大人,你会不会弃军保帅拿下我?到时候我岂不是成了大唐晁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