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傩戏
到了预计出发的时间,女眷在内宅和外院的连接处集合,纷纷穿着比平时还隆重的衣服。 吴念娇把上午穿来祭祀的绛红色长衫给换了下来,改穿更活泼的藕粉色,薛姨娘还吩咐铃铛去池子里摘了两朵荷花,簪在了她的双丫髻上,远远看去比金银首饰都要显眼,但又不会有攀比压人的嫌疑。 果不其然,念姚一看见她的荷花头饰就有些挪不开眼睛,在出发前匆匆吩咐自己的丫鬟蓝芍也去摘了一朵戴上。 戴上的时候还特意瞥了一眼吴念娇,好像在说:我戴了比你好看。 只有念妙,本来就首饰丰富,今天戴了一整套贝母螺钿的钗环,典雅富贵,一点都不屑和荷花争艳。 “念娇,今晚……别忘了。”念妙挤眉弄眼而意味声长地跟吴念娇说。 “你们两个打什么哑谜?”念姚一脸疑虑。 “四姐叫我别忘了戴神仙面具。”吴念娇扬了扬手里的斗姆元君面具。 “哼。”念姚转过头去。其实念妙在场的时候,念姚的眼里只有她,吴念娇只是个添头。 此时天色略微变暗,远处高地附近的皇宫和王府都亮起了灯,为了迎合中元节的气氛,有些人家在灯笼外边包了一层红色的纸,这样灯光就变成了瘆人的红色。 “夫人,外院的马车备好了。”吴老爷的书童一桥从外院跑进来报信,“老爷已经在门口安排好了。” 夫人道:“出发吧。” 就等夫人一声令下,大部队三三两两地出发。 对于深闺妇人和小姐来说,能光明正大地走出内宅的机会并不多,一年到头来就那么两三次,中元节是其一,因此分外珍惜这个机会。 因着女眷出行,外院的门客都自觉回避了,一些避无可避的仆从则转身对着墙壁,背对着出门的小姐们。 快走出吴府的时候,夫人道:“把面具戴上吧。” 众人都听话地戴上面具。其实这个习俗也是为了让夫人小姐们可以自在出行,既有节日气氛,又能避嫌。 吴念娇往脸上盖上了斗姆元君的面具,这面具有些闷,呼出的热气在内壁凝结成小水珠,只有眼睛部位有两个小小的孔洞可以看见外面的情况。 她就着这两个小小的孔四处看,试图在她们吴家的队伍里寻找承诺要一起来的颜师古。不知道他今晚能否帮忙,毕竟念妙没轻没重的…… “奇怪。”吴念娇找了一圈,还是没有发现颜师古的人影。 不过她走到门口的时候,倒是发现了大哥的身影。吴如琢此刻正站在吴老爷身边,恭谨地当一个二十四孝好儿子。 趁着吴老爷点评各位夫人小姐的面具的时候,吴念娇悄悄地靠近吴如琢,问道:“大哥,颜先生今天怎么还没到?” 吴如琢见小妹关心,道:“颜兄,啊不,颜先生刚刚与父亲告过假了,说有要事处理,一会儿如果合适的话,会在江宁河附近遇上的。” 又有要事,颜师古身上仿佛有一百个秘密。 吴念娇点头,奇怪地问:“大哥,怎么也改口叫颜先生了?” 吴如琢摸摸头,道:“方才发现颜先生与父亲称兄道弟,我再喊颜兄就乱了辈分。” 吴念娇闻言只觉好笑,吴如琢分外守礼,明明是同龄人却生生矮了一个辈分,而颜师古则全然不见外的样子。 “斗姆元君的面具挺适合五妹妹的。”吴如琢不了解吴念娇,不知道与她聊些什么,于是又聊到了面具。说着,他扬了扬手中的玄坛真君面具。 “多亏了大哥送我。”吴念娇也客套地再次跟大哥道谢,接着回到了薛姨娘的身边。 那边厢,吴老爷已经面面俱到又敷衍地夸了所有人的面具,然后走流程一般地让大家都上了马车。 “出发吧。” 其实江宁河离吴府不远,马车行了没多久就到了。前方人多,马车无法前行,各府乘坐马车前来的女眷们都在此下马,然后步行前往。 吴念娇刚下车便觉得中元节的气氛浓厚。 江宁河两岸原先是官营的店铺,卖一些盐铁等东西,现下都腾空搭了戏台。 街上到处都是糊了红纸的灯笼,映得整条街红通通的,桥墩子、招牌等显眼地方则挂了一串串纸钱,反正怎么诡异怎么来。 街上的行人则都戴着神仙面具,这样就可以不惧鬼魅。 虽然出门的时候天才微暗,但磨磨蹭蹭到达江宁河的时候已经彻底进入了夜晚,今夜,一颗星星都没有。 “大家听好了,所有人跟紧我,不要走散。”吴老爷走在第一个,上桥时先吩咐了最重要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