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儿子,时代变了
不过,随着这座万象神宫的事情过去,房玄龄看着李泰神色严肃道,
“魏王建造的万象神宫的确令人惊叹,光顾着说万象神宫,差点忘记正事了。”
李泰听到房玄龄的话,神色不由严肃起来,开口道:“还请房相言语。”
“是这样的,既然万象神宫已经修好,那魏王提出的那条从长安洛阳的驰道,是否明年开始动工?”房玄龄面对李泰,却是非常认真的询问。
然后,房玄龄顿了顿,又进一步的解释道,
“若是的话,那今年年末,那魏王便把整个工程规划拿出来。
让我明了修建这一条驰道需要多少的钱粮,却也能够有所准备。
同时朝廷也要从六部之中调度人手,给您把这一项工程的工作小组给搭建起来。”
李泰听到房玄龄的话时神色一正,开口道,“房相所言甚是。
但负责勘测道路的范越风还没回来,没具体资料还无法给房相您回复。
不过他会回长安过春节,到时最迟元宵节之前,定然给房相您一个确定答复。”
“如此便好!”房玄龄听到李泰的话点点头道:
“老臣见魏王把万象神宫修建完善,想来魏王手上的徭役腾出手来便来问一问。
早一日做好准备,明年也早日执行!”
“泰明白!”李泰听到房玄龄的话不由点点头,然后神色严肃道,
“说起来,若修建道路的话,泰倒有件事情想要询问房相,不知是否允许!”
“还请魏王明言!”房玄龄听到李泰的话好奇的问道。
李泰解释道:“工部一般是负责管理匠人的,我想要对匠人制度进行评级。
至于评级的条件,就是建设一些大型工程时,通过实践看一个匠人提出的工作方法,或者研究的器具,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加速工程的进度,然后便会授予不同工匠等级。
同时不同的工匠也能获得不同奖励,若其中格外优越的可授爵!”
“魏王想提高工匠的地位!”房玄龄听到李泰的话,不由皱起眉头。
“是!”李泰点头道,“在我看来,工匠才是最重要的,甚至比将相要更加重要。
但一般上他们只有在战时才能靠他们的放技艺得到社会的提升。
一旦社会变得平稳,那他们便会被朝廷舍弃,甚至儒家都会训斥他们为奇淫巧技。”
“魏王,您对儒家的偏见太重了!”房玄龄笑了一笑,不过脸色却严肃起来看着李泰道,
“不过,臣的确是没想到魏王您居然会这般重视工匠,不知可否告知原由!”
“为了大唐能长治久安,也为了大唐在未来能尽可能容纳更多人口!”李泰郑重说道。
听到了这话,在场的几人脸色不由变了变,除了岑文本有着几分的迷茫,但不论是房玄龄,还是杜如晦,甚至连李世民本人,此刻的脸色都有着几分的严肃。
说实话,有的时候大唐朝廷放任李泰自行抉择内政的很大一部分理由,便是李泰提出了人口极限。
并且这件事情是能用数学证明的,这就是盘旋在大唐顶层政坛上最大阴影与秘密。
正因为当初李泰提出这问题,房玄龄等人回去越是琢磨李世民所坚持的分封制度,也不得不承认,分封制度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拖延了问题的爆发,而这也逐渐成为顶层的共识。
只不过这分封制度绝对不能在大唐三个月出兵就能到达的地方,否则将来必尾大不掉。
这也是顶层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能安心看着李泰一点点掌握权柄,甚至能够与李承乾争锋的原因。
因为李泰如果真成太子,甚至成为了未来的皇帝,那从李世民开始就坚持下来的分封政策,说不定就真会在李泰手中实行,会成为大唐未来至少推行百年的都不会动摇的基本国策。
不过现在看起来,魏王又有了新理解,说实话,如果可以,房玄龄还是不想要进行分封。
毕竟华夏自从大汉之后,动乱了好些年,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了,如今哪个正常人想着再回复到分封制,这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嘛!
“魏王对于打破这人口极限,有了新认识?”房玄龄听到李泰的话不由询问。
“是!”李泰点头道,
“工匠技艺,尤其是工匠能发明出改进农业生产与能源利用效率的技艺会非常重要。
这将会有助于我们大唐一点一点的打破大唐所能承载的人口上限。
最简单的例子,那就是百姓们掌握的手中的工具,从最原始的渔猎用得长矛,变成了耕地用得耕犁,再接下来利用牲畜生产进行耕犁,而下一步则是能不能用机器替代牲畜耕地!”
“用机器替代牲畜,魏王可莫要妄言了!”岑文本听到李泰的话摇摇头道,
“机械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