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顺风站着自己尿
纳米推进器的数量以十万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数清楚。 但是每一枚推进器都有固定重量,又因为可以根据原料数量大致计算出可生产的推进器总量,所以他们只需要给这些废料称一下重,再结合预计产量的总重就可以知道大概的良品率了。 当然,要称量纳米材料,电子称不可能是在街边上随便买的,必须是特制的。 朴素的方法往往简单高效,把废料往秤上一放,称重的结果很快就出来,再做一个小学二年级都会的加减乘除,良品率也出来了。 “良品率大概只有40%。” 报告结果的人脸色不太好看。 原本总装机的上限产能是五十万枚推进器一批,现在就只剩下二十万枚了。 这个良品率可以说是低到了极点。 陈神叹了口气,他之前就已经有所预料了,事情不会一直顺利的。 “总师,我们现在还要继续往下生产吗?要不要先等机器再改进一下?”旁边的研究员有些难为地看过来。 陈神想都没想就说道:“产线不要停,继续放料生产,现在机器里面的推进器先攒着,然后从其他产线里面取出合格的推进器,把三台机器生产出来的推进器都放到一台机器里组装大推进器。” “明白!”研究员点头,马上就去执行命令。 一台黑羚羊号需要的推进单元,也就是大推进器是四套,每套理论上来说需要五十万枚纳米推进器。 不过考虑到自组装无人工干涉,精度肯定会有所下降,不可能五十万枚推进器放进去,全部都能刚好一个萝卜一个坑,都装到合适的位置上的。 所以还需要多准备一点纳米推进器,在组装的时候都放进去,才有可能把这五十万个坑全部占满。 所幸纳米推进器总装线不仅只生产一台,是按批建造的,他所处的这个大山工厂里已经堆满了建造完成或者正在建造中的总装线。 所以一条总装线生产的推进器不够,还可以从其他产线调过来,把推进器数量凑够再进行组装。 只不过各条产线建成时间不同,虽然都在第一时间开始了首批试产,但是相互之间生产周期不同,所以等了几天时间,工厂内才凑够纳米推进器,全部放到一台总装机里进行最后的组装。 之后再等了三天时间,第一台大推进器才终于组装完成。 常见的火箭发动机外表形状看起来像是一个倒扣的尖顶帽,光是喷口底部的直径就比人高,外面还围绕着一圈圈看起来杂乱的线管,巨大之余还有一丝粗糙的工业美,甚至有点手工打造的粗犷味道,但是藏羚羊号的推进器不同。 从外表上等离子推进器完全看不出杂乱的味道,外壳十分工整,没有线线圈圈,形状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中世纪的木酒桶,在腰身部位还有几块整齐的凸起。 而且它的直径看起来就跟一辆小汽车的轮胎差不多,整体的高度也只有一米左右,跟火箭的暴力发动机相比,就像是一个小绅士。 “总算是完工了!” “也不知道里面的纳米推进器有没有安装到位。” 两个研究员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刚从产线上面取下来的推进器,把它推到检测室里。 这一次检测就不能用朴素的方法了。 研究员们先是测试了一下推进器里面的纳米线路,确定它们都可以正常运转。 随后又对推进器内部进行了扫描,大致确定了里面纳米推进器安装范围没有出现大范围偏差,也就是说从大体上来看,这一台推进器是正常的。 在这个步骤之后,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更细致的检查了。 以现在的技术手段,这种大规模应用了纳米材料的东西,想要细致检查只会费时费力,五十万个纳米推进器,一个个查的话要查到什么时候? 有那个时间,直接让推进器上试车台走一遭不是更好? 实践才是唯一标准。 到时候发动机能不能点火成功,能够运行多久,自然就知道了。 至于试车台的事情,陈神在工厂等待的这段时间就已经在未雨绸缪了。 按照沟通的结果,国内的火箭试车台他们可以随便用,而且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 总之试车台的事情十分顺利,无论是沟通还是改造。 毕竟这台等离子推进器的推力只有区区17吨,连20吨都不到,对于动不动就测试几百吨推力发动机的试车台来说,像等离子推进器这样的小家伙,哪怕使足力气,它可能都没有感觉。 推进器被穹顶基地飞过来的精卫直升机吊在集装箱里,很快就转运到了试车地点并进行准备。 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各有不同,但一般就是一个水泥或者其他材料的架子,在架子的中间放着发动机位,发动机可以选择躺下来自己动或者顺风站着自己尿。 然后在发动机喷射口的方向会有一个导流槽。 因为火箭发动机试车时喷射出的高温高速气流具有强大冲击力和腐蚀力,所以需要导流槽将燃气导向远离试车台的地方,防止火焰烟尘及碎片反射回来冲击试验台,毁坏发动机和设备。 通俗且简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