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 364.番外(二十八)

364.番外(二十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女与表亲通婚。】

【那时没有可证身份的“传”,所以姓氏承担了解释家系、籍贯的作用。如孔子为孔地出身的子姓后人,姜太公为吕地出身的姜姓之人。】

【可是到了春秋战国与西汉初年,这一约定改为模糊的“同姓不婚”,导致在孝高武改宗族法前,无数勋贵、黔首接连掉坑,差点绝嗣。】

掉坑?

绝嗣?

古往今来的富人们娶妻纳妾,猛磕药丸。穷人们散尽家财,求神拜佛是为了啥?还不是望子孙能把自己血统传承下去,证明自己走过一遭,而不是如过眼云烟般毫无意义。如今听到“同姓不婚”有可能致自己绝嗣,天幕下的土著竟有史以来地达成一致,开始保卫核心利益:“这倒是怎么回事?”

“改、一定要改。无论如何都不能留着这个漏洞。”

【因为西周的宗族法并不算入母系亲属,所以在遍地都是姬姓、子姓、芈姓、姜姓、姒姓,妫姓的基础下,大贵族们的联姻对象永远都是母家的表妹、母亲的表姨、母家的表外甥女。久而久之,后代患上各式各样的基因缺陷,最终绝嗣。】

光说不够。参考著名的哈布斯堡对欧洲贵族的心理阴影,天幕翻出已经绝嗣的先秦贵族的家谱,那一连串的姬姜姒妫子看得他们头皮发麻。

更发麻的是谱系图如蛛网般纠缠不清,经常出现我娶你妹妹,你娶我姐姐,然后我们亲上加亲,子孙穷尽的可怕画面。

【我就纳闷了,既然你们相信女儿是父亲的骨肉,儿子是母亲的血脉,那为何在不婚之例里选择性地忽略她们?难道你把耳朵堵上,眼睛闭上就能当其不存在吗?】

确实……不能。

这么一想,核心利益被触动的土著开始排查身边例子。勋贵们比黔首更急……因为汉初的黔首里有不少曾是秦末的野人,所以在人口流动与冒姓的基础上,反倒没有受害颇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