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 211. 第 211 章 大孝子刘瑞坚持要给先……

211. 第 211 章 大孝子刘瑞坚持要给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的权力。”

说到这儿,窦婴也顺理成章的想起被先帝阉割的卫尉一职,所以也不难猜出刘瑞想干什么。

窦彭祖看出窦婴的表情不对,也是后悔自己为何聊起这事“此时正值皇位交替的多事之春,就算是为顾全大局,你也别在这时去找陛下的不快。”

窦婴的眉头渐渐压平,竟也有种泄气的感觉“我又何尝不知此时艰难,只是”

瞧一眼前头的皇帝,窦婴也是愈发无力“若能保证千秋万代都是明君,又何至于丞相辅政。”

“若能保证臣子忠心,又何至于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窦彭祖顺口一接,露出一副憨厚的笑容“我虽不如王孙窦婴的字聪慧,但也明白万事皆是有迹可循的。”

“堂兄的言论倒是令王孙豁然开朗。”窦婴一脸正色道“不忠之臣,又何以要求君王贤德。”

只是如何保证臣子不生田氏之心,不行伊尹之事,还需找人细细谋划。

然而窦婴还未联系大儒以修臣子规范,刘瑞就在登基后的第一朝会上提出要给先帝定庙乐。

“陛下,自古都是有功之祖,有德之宗才可定庙宇之乐舞,以祀圣人之在世之德。”作为先帝“唯一指定”的托孤大臣,因新帝登基而与陶青平分丞相之职的申屠嘉率先回道“恕臣之直言,商汤六百年也仅有五位得以庙乐。而今大汉建国不足三百年,何以有三位君王获得庙乐”

有申屠嘉开头,奉常卫绾也随即跟道“右丞相说得有理,还请陛下莫要为难于臣,惹得民间议论纷纷。”

上座的刘瑞沉吟了会儿,慢条斯理道“朕思孝道,知先帝治时抚黎庶,抑豪强。除奸佞之徒,分流民之田。虽不及高祖上马背以平天下,但也得东欧之地,于功于德都有建树。”

简而言之就是刘启做的很平均,比不上高祖文帝,但也算是两手都抓,两手都行的典例。

后世虽责刘启只是萧规曹随之帝,但是对黔首而言,不折腾的皇帝有时却是最好的皇帝。除去跟刘濞打了一仗外,刘启治下的黔首大都过得还不错。

相较于先帝在时处理过好几次叛乱,以至于南北两军休息不到两三年便要出门打仗,刘启的任期里真的算是非常和平,同时也极大提升了黔首们的满意度。

当然,仅凭这些也无法说服老臣同意庙乐之事,所以刘瑞继续加码道“况且右丞相也说了,大汉建国也只有高祖文帝拥有庙乐。”

刘瑞的脸上适时露出苦涩之情,声音也随之透露出为难“先帝以孝道为文帝上庙乐,朕身为先帝之子,若不给先帝上庙乐,后世将如何看待朕”

末了,他还给人扣上帽子“诸位是想后人去戳朕的脊梁骨骂朕不孝”

刘瑞这话可太霸道了,毕竟那位篡汉的王莽就是凭孝道蒙蔽了众人的双眼,最后达成汉帝禅让的成就。

“况且先帝若无庙乐,那便是与惠帝一般的边缘先君。”刘瑞的表情里隐隐带了丝怒气,声音更是慢慢降低道“先帝还没落魄到与惠帝相提并论吧”

“还是说诸位想与诸吕并称”那可是打你们自己的脸。

刘瑞在找死穴上还是有点天赋的,几句话就让中立的臣子产生动摇。

毕竟先帝若有庙乐,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是脸上有光,更有可能名垂青史。

“臣以为,先帝为文帝上庙乐为人子之孝,今陛下效先帝之行,也是足以留名青史,成就一对父慈子孝的佳话。”最先反应过来的晁错得出“先帝有庙乐先帝的位子与功绩得以提高他作为先帝一手提拔的臣子将有更大前程”的等式,于是站到刘瑞那边“况且以先帝平息叛乱之功,授田流民之德,足以定庙乐以安在天之灵。”

站在后头的袁盎真想大骂“佞臣”。

然而在晁错冒头后,廷尉赵禹,内史许昌,以及南皮侯都一一跟上。

轵侯作为皇帝的舅公,外戚里的第一人更是想都不想地站到皇帝这边。

一时间,给先帝上庙乐的事从一面倒变成三七开,导致朝会出现僵局。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