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故人归 第七十八回 方盘城
姚杳却并不很认同这句话。
刀子嘴豆腐心那叫心口不一,专往人的心窝子里捅刀子;刀子嘴刀子心那叫心狠嘴毒,害起人来从不手软。
哪一个都不是好相处的。
赫连文渊的脸色好看了几分,抬头看了看天,碧空高远,浮云淡薄,只有些微风拂面,是个赶路的好天气。
他拍了拍马背,面无表情道:“好了,走吧,趁着天早出城,还能在天黑前找到歇脚的地方,再晚了,就只能露宿了。”
几人利落的翻身上马,赫连文渊和孟岁隔打头,韩长暮居中,姚杳慢悠悠的跟在后头,王显和陈珪则一前一后,驱赶着驮着行装的驼马队。
至于顾辰,顾辰是个刺儿头,不安分的策马前后打转,也没人多说他一句。
赫连文渊回首,破败的小院儿依旧破败,与他从前每一次走马时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走出万里黄沙,有人望眼欲穿,等他归来。
孟慧站在门口,万般不舍的痴望良久,直到风过树冠,枯叶簌簌而下,一行人再也看不见了,她才慢慢走回院中。
这一行人的路证文书都齐全,再加上赫连文渊人头熟,在城门口时,满是打招呼的人,都在好奇怎么都这个季节了,赫连文渊还跟着商队出远门儿,看这架势,这一行人是打算在路上过年了。
好奇的人多,连戍军也跟着多问了几句,哪里还顾得上仔细验看文书,出城几乎毫无波澜。
驼铃声声,驼马队刚走出二里地,飞扬的灰尘还没散尽,孟岁隔就打开了笼子,放出一只飞奴。
飞奴双翅一展,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儿,陡然振翅,向一个方向激射而去,渐渐化作一个微弱的白点,在天空中留下一道淡白的涟漪。
片刻过后,飞奴划过碧蓝高空,落在孟岁隔的肩头,双翅抖了抖,不停的轻啄他的脸颊。
赫连文渊大奇,他可从来没见过带着飞奴进莫贺延碛的。
韩长暮策马赶了上来,望着飞奴刚刚飞过去的方向,沉声问道:“赫连兄,那个方向可是方盘城。”
自从出了肃州,赫连文渊就慢慢收了散漫之心,神情也多了些严肃:“不错,正是方盘城。”
韩长暮沉凝不语,慢慢摩挲着手腕上的楠木珠串,静静思量起来。
原本杨幼梓一行从肃州出来,沿着官道可以抵达玉门关,为何后来要转到方盘城,而从方盘城传回的消息,辎重车队并没有进过方盘城。
姚杳策马而至,同样望向那片荒芜。
她前世对那片神秘莫测的荒芜了解不多,所知全来自玄奘法师所著的那本《大唐西域记》,如今看来,是完全不够用了。
韩长暮想了想,侧身低声问赫连文渊:“赫连公子,方盘城外,是不是有不用进城,就可绕过玉门关,直接进入莫贺延碛的法子。”
赫连文渊的双眸一冷,满心的疑惑不解。
这些人分明路证文书齐全,为什么满心惦记的都是偷渡,为什么不肯安安稳稳的走官道。
官道上是有狗,会追着他们咬吗?
他骑着马,凝神望住远方,有几分迟疑道:“有是有,可是韩公子,路证文书俱全,为什么要绕过玉门关,白白多走那许多路。”
到了这个地步,也没什么可隐瞒的了。韩长暮神情严肃道:“赫连公子,我们要找的,是一队在莫贺延碛失踪的车队,这只飞奴,曾经带着车队的求救信回京,所以,我们要跟着这只飞奴的路线,进入莫贺延碛,才有可能找到车队。”
赫连文渊是个明白人,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管韩长暮说的是真是假,他都没有退路。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扬鞭指向远方,简单一语:“往北走,趁夜趟过葫芦河。”
韩长暮点头,没有过多的询问,就跟着赫连文渊,一路向北。
姚杳追上韩长暮,压低了声音问道:“公子,为什么此行不能惊动戍军。”
韩长暮双眸微眯,眸光阴冷,是姚杳从未见过的狠毒,他缓慢道:“阿杳,我们这一路上,遭了多少伏击,戍军中,并不完全值得信任。”一路同行至此,他的心神松了松,对姚杳莫名的推心置腹起来:“况且,饷银和布防图的丢失,必然有戍军和朝中勾结,所以,此行一定要隐秘,不能打草惊蛇,才有可能达到此行的目的。”
想到在楼船上的遭遇的水贼,那吊在白马戍里的戍军,想到前几日差点被做成烧烤,姚杳就不寒而栗,忙不迭的点头。
她打了个寒噤,低声道:“公子,楼船上,周家的护卫用的是夹弩,火攻时用的是石脂水,那夜刺客围攻胡店,用的也有夹弩和石脂水,这两样东西,可是军里才有的。”
韩长暮也想过其中关窍,无非就是周家和军器监勾结,搞到了一批夹弩和石脂水,但那夜的刺客就来的蹊跷了,他们的行踪隐秘,这些刺客是如何知道的。
这些刺客究应当与周家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