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抗战之铁血战将 > 第二百九十三章 战地救护

第二百九十三章 战地救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志愿军红军师各部队在汉江南岸浴血奋战,崔梨花配属在红军师野战医疗所担任外科组组长,前方战斗打得很激烈,伤员也渐渐多起来,每天都有一批接一批的伤员从阵地上抬了下来。敌机对我军后方和运输线轰炸得越来越厉害了,物资供应非常缺乏,粮食也不够吃了,炊事班给伤员们的伙食也越来越稀了,崔梨花号召大家省吃俭用,把不多的物资尽可能用在救助伤员身上。随着战局的发展,伤员的周转加快了,她们的工作量也加大了,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

崔梨花每天从早晨开始带领医护人员主要就是两件事:一是做手术,二是消毒清理。她每天都给伤员做手术,清理包扎伤口。只要她做完手术,就带领护士们将手术用过的刀、剪、镊子和托盘之类工具洗净,然后放在一个被称之为高压釜的锅里煮,煮到一定的压力,一定的时间再取出来,这就是消毒。

这事还不算难,难的是手术后的用具清洗,有血、有浓,朝鲜的冬天寒冷,山溪都封冻了,她们要先用锤子凿开小溪的冰面,,小手很快就被冻得裂开一道道口子。崔梨花很关心大家,自己多揽很多事,还常叮嘱护士们要用镊子洗手术器械,防止感染。每天工作结束后,她总是累得精疲力竭。

为了防止烟火暴露目标,免遭敌机轰炸,崔梨花带领护士们学着炊事班,为消毒用的高压釜挖了一个好长的排烟道,这样烧火消毒冒出来的烟火,就进入排烟道,从很远处再排出来,驻地就看不见有烟火了。当敌机飞来轰炸时,也就找不到目标了。

有一天早上,崔梨花正准备给手术器械消毒,护士突然来

叫她立即去“2号病房”一趟。她也就没多问,立即走进“2号病房”,里面光线很暗,只点着一支蜡烛。她慢慢地才看清坑道地上的担架上躺着一个重伤员,看来是刚从阵地上送过来的,她立刻拿出听诊器在满是血渍的伤员胸前听诊,左手摄着伤员的左手脉搏,她定晴看了看伤员,伤得很厉害,头全被纱布缠住了,双眼只留了一条缝,嘴上留了一个洞出气,右大腿以下没了,左脚向外翻着。右手掌好像也没了,端部被纱布缠着。左手还全,但是五个指甲全黑了,肿得厉害,已经冻坏死了。身上满是绷带,肯定也伤得不轻。

旁边的护士脸上淌着两行泪水,见了竟然抽泣起来,崔梨花立刻让护士给伤员打一支强心针,然后她轻轻地掰开他的眼睛,用手电照着他的瞳孔,轻声地说:“他已经牺牲了。”

部队有规定,为了不影响其他伤员的情绪,凡去逝的伤员,都要立即抬到“病房”外。崔梨花严肃地说“小声点,其他同志继续工作。”她起身和两位护士一起将伤员的遗体抬出了洞口。

她选了一块向南的坡地,把伤员的遗体放下,让一个护士回医疗所里取来十字镐和军用锹,她们开始给烈士挖墓天气很冷,土冻得很结实,一镐下去只能崩出一小块,地表有约六十厘米厚的冻土,她们足足挖了大半天。她们将烈士的头朝北,北方是我们的祖国,那里有他的亲人,最后将他掩埋了。

崔梨花还用白纸作了一个简易的花圈,摆放在烈士的墓前,她和那个护士站在一起,朝着烈士的坟墓鞠了三个躬,她嘴里轻轻地说:“同志,我们也不知您的名字,您先在这里安息吧!等我们胜利了,再回来送你回国。”

从那以后,她

们几乎天天都要以这种简单的仪式掩埋牺牲的战友。部队临撤退前,崔梨花和护士们又挖了许多金达莱种在在烈士们的坟周围,寄托她们的哀思。

野战医院第一所在花坪站以北的芦下洞住下后,展开了医疗救护工作。天刚蒙蒙亮,手术室的同志已疲惫不堪,正收拾器械要上山防空时,前线部队又转来一名腹部负伤的同志,需要及时处理。这时轻伤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去防空了,崔梨花率领手术室的医护人员,为了及时医治伤员,便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破例在白天进行手术,终于挽救了这名伤员的生命。

有一天上午,崔梨花带着医疗队到前线抢救伤员,这时阵地上送来了一名重伤员,崔梨花一看伤员的伤势很重,如果送到野战医院恐怕来不及了,她就在附近找到一个山洞,在里面搭起了临时手术台。当她打开伤员腹腔之后,发现肠子有几处枪伤,她迅速给伤员做了肠管修补手术,接着就要开始缝合腹壁了。就在这时,洞外传来了一阵阵冲锋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紧接着是嘭嘭嘭的一阵小跑声,一位女护士急匆匆地跑进洞内,焦急地喊道:“崔主任,快隐蔽,敌人过来了!”

手术室里紧张了,她们身边既没有武器,也没有弹药,只有半路捡来的一支卡宾枪。崔梨花见大家有些紧张,镇定地说:“慌什么,顶住嘛!”然后她对一位军医张强说:“你负责缝合吧,我去外面看看是什么情况!”

张强听后从她手里接过了手术钳,开始给伤员做腹部缝合。

崔梨花顺手拿起了那枝卡宾枪,连身上的白大褂也未脱,钻出山洞一看,只见十几个南朝鲜士兵端着冲锋枪正向洞口的方向走来,离着她只有五十多米远了,

崔梨花端起卡宾枪瞄准敌人一搂扳机,“哒哒哒”打了半梭子子弹,冲在前面的四个敌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