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吴王孙权,三国邦交
在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后,只孙权爵位最低,好在孙权亦被曹魏封为吴王。
黄初二年,孙权遣使者奉章,曹丕遣太常刑贞持节拜孙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
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注1)。
在得知曹丕准备给孙权封王之后,侍中刘晔对此是坚决反对,当时他劝说到:“不可以封孙权。先皇帝征伐天下,已经拥有全国领土的十分之八,威德震动海内,陛下接受汉朝皇帝的禅让,真正做了皇帝,德行符合天地,声名远播四方。
孙权虽有雄才大略,只不过是汉朝的票骑将军、南昌侯而已,官品很低,权势卑下,其属民都有畏惧我中原朝廷之心,很难强迫他们合谋共事。我们不得已接受他的归降,可以晋封他将军的称号,封他为十万户侯,却不能一下子封他为王。
王和皇帝相比,只相差一级,所使用的礼乐、服饰、车马的等级也很混乱。孙权仅被封为侯,江南的士人,百姓和他便没有君臣的名分。
如果我们相信他的假投降,就大大晋封他,尊崇他的地位,给他加上王的称号,使江南人和他确立群、臣关系,这是为勐虎加上双翼!
孙权既然取得子王的地位,迫使蜀军退走之后,外表上遵守礼节,服从朝廷,使人们都知道这件事;实质上对朝廷无理,以激怒陛下;陛下如果发怒动火,出动大军征伐他。
他就不慌不忙地对他的百姓说:‘我们委身于中原朝廷,不爱惜珍宝物,按时贡献礼物,不敢违背臣下对皇帝的礼节;但朝廷却无缘无故地征讨我们,一定要消灭我们的国家,俘虏我们的人民去作他们的奴仆和婢妾。
’吴的民众便不会不相信他的话。相信这种话而感慨、愤怒,君臣上下一心,战斗力就会增强十倍”
然而曹丕不听。
当时孙权以建业为首都,年号“黄武”,即表示孙吴代表土德,五行土代火,有代汉之意。
江东的大臣们认为孙权应自称上将军、九州伯,而不应接受曹魏的封号。
但吴王孙权说:“从古至今,尚未听说过九州伯这一称号。从前沛公刘邦也接受项羽封给的汉王,这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又有什么损害!”
于是孙权决定接受曹魏的封号。
邢贞出使江东时,孙权出都亭等候邢贞,邢贞脸上露出骄横跋扈的神情。
吴臣张昭见状大怒,徐盛也十分气愤,对身边的同僚们说:“我们不能奋身出命,为国家吞并许昌、洛阳、巴、蜀,反而让主君和这个邢贞会盟求和,实在是耻辱!”
说着,不禁泪流满面。
邢贞听说后,对随行人员说道:“江东有这样的将相,恐怕不会久居人下啊!”
后邢贞入门,不下车。
张昭对邢贞说道:“礼节没有不恭敬的,故此法律也没有不施行这一点。而你胆敢妄自尊大,难道是认为江东势弱,连一把用来执法行刑的小刀也没有吗?”。邢贞慌忙下车。
之后,张昭被任命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
消息传到成都,刘备看了不置可否。
如今荆州在手,扬州刘备不着急的。
在刘备看来,即使现在孙曹交好,但是过不了多久就会出问题的。
刘备是理解孙权的,首先孙权自己想称王,但在当时孙权自己的声望并不足以称王,这点从江东官员劝孙权自称九州伯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孙权看到曹丕给他封王后就想顺水推舟了。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当时的外部环境下,孙权并不能拒绝曹丕的好意。
当时孙权已经和刘备决裂,在此时曹丕的态度就是非常重要了,所以孙权要尽一切手段拉拢曹丕。
据斥候传信,曹丕派使臣要求吴进贡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冒、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
吴的大臣们说:“荆、扬二州,按照常规向朝廷纳贡魏所要珍玩宝物,不合乎礼制,不应该给他。”
吴王孙权却说:“我国正在和西北的蜀相对峙,江南的民众百姓,都依赖魏的支持保全自己。它所要求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如同石块瓦片,我没有什么可吝惜的。况且曹丕仍在守丧期间,却要求我们奉献这么多珍玩宝物,还怎么能和他谈礼议呢?”
于是,按照要求如数献上。
孙权如果坚持自称汉臣,的确可能在后世成为一段佳话。在确确实实的利益面前,该这么选择就要怎么选择。
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提拔赵咨为中大夫,并且派他出使魏国。
赵咨字德度,南阳人,博闻多记,应对辩捷。
当时魏文帝曹丕问赵咨:“吴王是怎样的君主?”
赵咨回答说:“他是聪明仁智、雄才大略的君主。”
曹丕问其具体情形,赵咨回答说:“从普通阶层中起用鲁肃,是他的聪明;在一般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