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 131 章
血。
如果想要拉下纪炀的名声,那就不能让他一枝独秀。
他做的那些事确实不好抹黑,但只要不那么突出,这名声也就很快会被拉下来。
所以他们一边质问纪炀科举资格,当官资格,一边要跟纪炀比这谁对百姓好。
到那时候,百姓也不会只看着他,不会只把他当英雄。
世家下令自我清查,再去做修桥铺路修建水渠的好事,速度其实比一般官府通知还要快。
中原王朝很多乡里的水渠水利,其实大部分依靠的都是宗亲势力,世家在下面的耕耘自不用说。
现在六月份,田地收获之后,就可以减免田租,甚至不用减免,只要不多加派,足够当地百姓感激涕零。
趁着农闲的时候,各处的破烂浮桥,以及泥泞道路,统统都有所动作。
得到好处的百姓乡亲肯定高兴,被逼着出钱,逼着少收田租的世族则暗骂纪炀。
全都期盼着纪炀赶紧下台,他们也就不用做这些事了。
有时候确实要卷一卷,卷一卷自己,顺带着便卷了对手。
世家能绵延百年千年,自有自己的智慧。
他们不能像皇家宗室那般硬碰硬,这种软刀子对纪炀才有用。
时间门到七月初。
各地不过开工一个月,汴京文报已经对世家各族大肆夸赞,目的只有一个。
纪炀又不是独一份的好官。
他做的事,各家也在做啊。
只不过各家不愿意张扬而已,不信的话你们去问问。
看看各地情况?
可话说出来。
只要纪炀今日倒台,那现在做的一切事情,他们都会立刻停手,继续躺在吞并来的土地上享乐。
纪炀对这些心知肚明,也看出世家跟国子监确实要更高明一些。
世家开始做利国利民的事,拉下他的名声,削弱百姓对他的推崇。
国子监抓着他官职来路不正的事情不放,攻击这个弱点。
这确实比宗室厉害太多。
一定要形容的话。
宗室便是蛮干。
世家在智取。
如此两股势力较劲,皇上那边乐见其成。
估计恨不得他们再努力点,再比一比,开始真正的“官声”竞赛。
想要好官声,就要对百姓好,对百姓好那就是他们要让利。
只要百姓稳固,徐家江山便稳固。
这是一个没什么人受伤的世界。
可大家都知道。
这种好景象不会持续太久。
纪炀一旦落败,如此大好情形立刻化为泡影。
一个纪炀。
竟然能搅动整个承平国。
作为纪炀本身甚至跟皇上一样,想替世家鼓鼓掌。
撕,快点撕,撕得再响亮点。
官声不官声的,这算什么。
七月初三,急急忙忙赶来的韩潇,以及韩家几个子弟终于到了汴京城。
他们这一路上算是风餐露宿,总算赶到汴京。
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纪炀。
韩潇如果不是顾及礼仪体面,甚至想翻个白眼。
纪炀啊纪炀。
你这人怎么天天算计我!
他要从古博城离开时,纪炀答应的极为痛快,他就该想到是个骗局!
纪炀那人的心思,估计早就想到有朝一日还要他过来帮忙。
而且直接到了汴京。
说实话,就算皇上跟纪炀不写信,但这些消息传到潞州,韩潇也会亲自跑一趟。
只是不会像现在这般无奈。
来汴京的路上,韩家人便发现沿途不少县城村落,都在按照纪炀的方法减田租田税,更要修水渠普及化肥等等。
稍微一问,便有人说是朝中文学士牵头,带着世家们做的。
还说,世人都夸纪炀是个好官,文学士他们也是啊。
更说纪炀是买官来的,不如文学士他们官位来的正当云云。
这些话太有指向性,韩家人稍微想想便知怎么回事。
他们所做的事,看似跟纪炀无关,其实都跟纪炀有关系。
这些利国利民的事,韩家不会阻止,纪炀更不会阻止,即使这些事会对名声有损,但纪炀向来不在乎这个。
所以韩家五人到汴京的时候,心里对纪炀更多了担忧跟敬佩,半点升不起其他想法。
毕竟谁能看着自己名声越来越差,反而如此淡然?
韩家到汴京,纪炀亲自来接,一路把韩家几人接到伯爵府,韩潇头一个发现不对劲。
依自己跟纪炀的关系,他家用得着严阵以待?
还是说另有其他客人?
韩潇能当韩家家主,本就厉害,又做了几年古博城的城主,更是敏锐。
等纪炀把他引荐给当朝太子徐九祥的时候,韩潇更是无语看向纪炀。
你没事吧?
没事吧?
我千里迢迢过来,是给你洗刷文盲的称号!
你呢!
纪炀给徐九祥使眼色,太子果然从善如流,语气带着真切的欣喜:“您就是古博城的城主,韩家家主,韩潇韩先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