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晋江独家
衣,竖着领子,看不出真面目。
那船厂的内应真得是钱阿江?
徐科长觉得哪里不对劲,就像有人在捉迷藏。
就在这时,电讯处破获了一段电文。
孤岛那边派遣特务,以商人身份从港岛进入内陆,秘密潜入沪上,协助米国情报站收集情报。也就是说,刮民党特务跟米国情报人员联合起来了?
徐科长不由得把目光转向了那几家外国商行。
种种迹象表明,米国设在远东的情报站就隐藏在这里。人员早已经布置下去了,就等着敌人冒头呢。
徐科长找到电讯处,让巡逻车在那一片加紧巡逻。
张建设(张阿坤)正在值班,听到徐科长找他,很兴奋。
“徐同志,您说得没错,那一片的确出现过短波信号……”
可电文编码不同,破解很困难。
张建设有信心,说:“再难也有规律可循。”
上面那段电文,就是张建设破解的。
蒋爱华走后,电讯处人手紧张,张建设受邀兼起了电文破译工作。跟蒋爱华不同,张建设对电码了解不多,可他记忆力好,逻辑思维能力强,很有天赋。一段磨合之后,就把自身的长处发挥出来了。
*
徐科长等人加紧破案,田小苗也过了七岁生日。
三月十三号,农历二月初六,田小苗满七岁了。
跟往日相比没啥特别的,就是一大早,三个娃娃吃了煮鸡蛋,一人一个,热乎乎的。冬子屁颠颠地说:“小苗,我十二月过生日,还早着呢!”
梅子也掰着手指头,说:“小苗姐姐,我到明年就七岁了……”
三个娃娃叽叽咕咕,咧着小嘴,无忧无虑。
孙梅英挺着肚子,很艰难。
她怀孕八个多月了,负担越来越重,把大旺紧张得不行。可她还是坚持工作,说活动一下挺好。自从小苗给她补课,夜校补习暂时不去了。
小苗说:“娘,您放心,我讲得比先生还要好呢。”
孙梅英觉得也是。不管啥问题,问小苗没有不晓得的。
生日过后,柳进军收到了孙玉华的来信。
牛皮纸信封磨得卷了边,像在口袋里存放了好久。在信里,孙玉华说:“进军,等到战役结束了,就能回国休整了……”
柳进军看着地图,想找到孙玉华所在的方位。
那是一片崇山峻岭,到处都是防空洞。孙玉华说,几乎每天都要钻山洞,腿脚可麻利了。那大哥呢,是在东北边境集结,还是跨过了鸭绿江开赴前线?
还有一场恶战要打,只盼着亲人平平安安,早日归来。
日子一恍而过。
到了三月底,沪上慰问团回来了。
在报告会上,有代表激动地说:“前线太艰苦了,志愿军要飞机没飞机,要坦克没坦克,全靠战略战术跟敌军对抗。而敌军呢,飞机、坦克、大炮,从头到脚武装到牙齿。可我们志愿军跟本不怕,拼得就是那股子精神,靠得就是那股子勇气!我们在大后方一定要做点什么,没有飞机?那我们就捐飞机!没有坦克大炮,那我们就捐坦克、捐大炮!”
一席话,激励了无数人。
捐飞机、捐坦克、捐大炮,用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倡议一发出,立马得到了响应。
工商界人士率先认捐,号召大家:“节衣缩食,发展生产。”
一场捐献武器的运动开始了。
沪上做了表率,立马影响到了全国。
有评论说:“这个办法好,目标明确,实实在在,很激动人心……”
田小苗看着报纸,热血上涌。
到了六月一号,抗美援朝总会将发出号召,全国各界开展爱国增产、增收运动,用新增加的收入购买飞机、大炮等武器,捐献给志愿军。(注1)
一场正义之战,把全国各界爱国同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管是工人还是农民,不管是资本家还是知识分子,只要有一颗爱国之心,就团结起来,奋发图强。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国内生产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米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不但没能打垮我们,反而凝聚起了一股力量。
不畏艰险,不屈不挠,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引用了百科知识中关于抗美援朝总会发出的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