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独家买卖
桂嫂又递给云苓一只匣子,
“这是半年的收益,请侃儿姑娘对一下,我得赶紧回去,今天婆婆说了,要蒸花馍呢。”
她一年到头不在家,过年再不动手,妯娌们该说闲话了。
云苓没有留人,住在一个村里,等晚上给族长爷爷送年礼时,再见一面好了。
桂嫂急匆匆赶了回去,没想到刚一进门,就听到婆婆的数叨声,
“这个面怎么还没揉好,要想馍馍蒸的好,这揉面是关键呢,都已经发起来了,要多揉几道。”
“娘,三弟妹怎么又走了,这么多活,也留不住她。”
只听得二嫂细声细语的,桂嫂没进门,想听听婆婆怎么说,
“老二媳妇,你说这话丧良心啊,老三媳妇歇工回来,交给我们的银子比老大、老二加起来的还多,还养了我们云家第一个童生,那可是她一人培养的!她就是三房的顶梁柱,干的是老爷们的活,哪个爷们进厨房啊?”
看到婆婆怒了,大媳妇赶忙笑着打圆场,
”娘别气了,二弟妹也不是有心的,三弟妹好容易回来,我们也想多亲近呢,这面已经揉了两道,再揉一次就差不多了。“
桂嫂刚要过去,一眼看到了儿子,喜子背了一捆大大的柴火,吃力的进了大门。
“哎呀,怎么背了这么多,快放下来。”
喜子一头的汗,却笑着说,
“不是很重,我放到柴房去,这两天柴火用得多。”
喜子奶奶看到,赶忙打开了柴房的门,心疼的吸着气,这可是她最为骄傲的孙子哟。
桂嫂去净了手,跑到了面盆前,她做惯了糕饼,揉面很有一套。
“嫂子们歇歇,我来吧,这样很快的,”只见她将面团的四角提起,就这么叠压着,很快的,面团便有了筋性。
“三弟妹,这法子真好,又快又省劲,你怎么想到的?”
“当然是干出来的经验啦,糕饼铺跟面粉打交道,什么都得会一些,时间长了就会啦。”
其实,这法子是跟云苓学的,她做了一次欧包,没想到喜子特别喜欢,欧包和面不用揉,只需要叠压。
两妯娌听了婆婆的话,再也没有阴阳怪气了,干起活来也很舒畅,晚饭过后,云苓跟着爹来到了族长家,
一家子都有些诚惶诚恐,毕竟是侯爷夫人啊,他们啥时候见过这么大的官?
“大爷爷,这些是从京城带回来的,就一些特产,这两匹料子您和大奶奶做件衣裳,听我爹说,您身子骨健朗呢。”
“诶,诶,好着呢,能吃能睡的,这次回来能多待些日子不?”
他还深深记得,那位侯爷入赘了云家啊,不知能不能写进族谱里?
“侯府正在修造呢,离淇县县城不远,等建好了,请您和大奶奶去逛逛。”
上次乔叔说,地基已经打好了,墙体却要等年后了,因为石头都垒了墙。
她闲聊了一会,去了桂嫂的屋子,账本都看过了,因为下半年做的是独家买卖,利润真是不薄啊,
“喜子,想姑姑没?”
桂嫂在公爹的院里,他们母子住在东厢。
“您快进屋,日头一落,这风就冻人了。”
“想了,姑姑,都好久没看到您了,快看,我长了个子呢。”
喜子很喜欢她,当年他们母子生活艰难,是姑姑给了他希望,如果继续留在家里,别说去学堂了,就连吃饭都得看人脸色。
云苓摸了摸他的头,果然,都快跟自己一般高了,她将包袱递给了他,
“里面有文房四宝,还有几本书,都是别人推荐,多读于你很有益处。”
这还是闲谈时卓伟提到的,虽然喜子只是个童生,可多了解没有坏处。
“账我都看了,卖得不错啊,那么忙,你还做了各色糖果,竟然连糕饼都没断,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嘛。”
桂嫂的账很清晰,一个品种一本,进货和卖出标注得清楚明白,这当中肯定有喜子的功劳,读过书就是不一般啊。
“平日卖货有小旋子就行,这孩子很聪明,我也是一大早准备,等人多就完工了。”
“这是十两银子,小旋子去年的奖金,等开工时捎给他,这张是你的,不许推辞,为铺子劳心劳力的,是你应得的。”
桂嫂接过一看,自己吓了一跳,竟然是一百两银票,她刚要塞回去,却被云苓给瞪住了。
“拿着,这是你劳动所得,我可没开玩笑,对了,听说你将月例都给了公婆,手头紧不紧?”
桂嫂只好收了银票,笑着说,
“也没有都给,月例比镇长的俸禄还高,我要是都给他们,还不吓死了。”
她每月有五两银子,跟县令俸禄持平的。
“你有数就好,有钱傍身心不慌,喜子将来用钱的地方多呢,一旦再往回要,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就是人的劣根性,给你时欢天喜地,可要的时候就难受了。
“是,我都藏着呢,喜子明年就要参加县试,万一中了秀才,就得离开镇子了,外出求学,哪哪都要银子。”
如果想要在学业上再进一步,就必须去县里的书院,学费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