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赵国生迎着和煦的春风,猛回头又是一年春。
这个季节是赵国生最为喜爱和享受的时分,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阳光普照着大地, 路悠悠的小草活泼的连一片,鲜艳艳的姹紫嫣红的绽放, 树上的枝头已发芽, 百花争艳,鸟语花香,好一番美不胜收的景色。
心态不一样, 赏景的心境不一样, 就像刘兰秀瘪嘴很无所谓的表示同往年相比, 没有什么特殊的, 这里可以借用《围城》中的一句经典语录,“婚姻是一座围城, 城外的人想进去, 城里的人想出来”偷换概念为农村人羡慕城里的繁花似锦,城里人却向往农村里的山山水水的田园野鹤。
人总是不可理喻的犯贱,对完全握在手里拥有的不屑一顾,那些得不到的却总想着去追求。
赵国生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在哪里都一样, 农村有农村的自食其力,自得其乐,城里有城里的交通便利,设施齐全。
“兰秀,你说我买辆单车怎么样?”心心念念着买车的赵国生泡着脚,用手搓着脚底那层厚厚的老茧,压根不怕滚烫的洗脚水,漫不经心的提议到。
或许是时候买辆单车了,一年的时间,攒点钱买辆单车应该说得过去吧?
没人能理解赵国生心底有钱花不出去,或者说不敢大手大脚花钱的豪买痛爽心里了,憋屈的很。
八二年的春天,农村还是那个‘小心翼翼’的农村,卖个东西仍旧偷偷摸摸,怕人说闲话,城里稍稍有点不同了,县城街道上悄无声息的多了几家私营店铺,不露声色,毫不声张。
改革开放的步伐在赵国生没有刻意留意的情况下,一点一滴的慢慢侵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来了。
“怎么想买单车了?”村子里日渐多起来的单车很让人心痒痒的侧目而视,不过这也没能激起刘兰秀的购买**。
刘兰秀是一个相当务实的人,没用的大件昂贵物品,任凭你吹嘘的天花乱坠,她照样把持得住,不受其诱惑。
要不然在大伯赵福生家半年前买单车的时候,她丝毫不动的没说半句酸话,倒是在小叔子赵宏生家买电视机的时候,羡慕的笑着去看过一回后,默默在心里产生过想买的念头。
“买单车去镇上和县城方便啊。”不是你的腿,你当然感觉不到累,哪次有事去镇上和县城不是使唤他啊?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筹莫展的刘兰秀皱着眉头不解的说:“哪里不方便了?我们赵家村又不是什么深山老林,步行一个小时都不到的路程,哪里远了?再说你去县城不是卖泥鳅、黄鳝吗?就那两个轮子的单车也装不下啊?”要说买个手推板车还勉强说得过去。
板车就是下面两个大轮子,或者三个大轮子,上面是连成一整块的大木板,后面两边有凸出长长的两个扶手(推手)用来推板车。
赵国生:“……”好像也是,他考虑的不够周全,他没有能力把单车改装成脚蹬的三轮车。
在赵国生陷入乘机时,刘兰秀讨好的笑着挑眉一扬,提议到:“要不我们家买台电视机吧?”先不管电视节目好不好看,能收到几个电视台,每次看到自家几个熊孩子兴高采烈的奔去小叔子家争抢着围着看电视,心里不是滋味。
好像他们家买不起电视机一样,弟媳那眼神,难受。
“好吧,我后天去县城看看。”货比三家,看看究竟买台多大尺寸的电视机合适,也要稍稍问问价格,比对比对。
“那成,家里还有几百块闲钱,你别去银行取钱啊。”好不容易存了两千八百块钱在银行,那是家里压箱底急用的钱,不能取出来。
钱在银行存着,放心,钱在手里拿着,要不是刘兰秀把持着,指不定让赵国生出去买买买的乱霍霍,都不知道花在哪里就全没了。
“……”多不相信他啊,存折不是共同看管着吗?
“好”没想过取钱,那钱攒着将来投资到姐夫唐德远的‘下海经商’里的。
自己不是那块经商的料,出钱占股份总可以吧?
赵国生可没有忘记深谋远虑的唐德远在打他儿子赵爱华的主意,大儿子没有读多少书,为了不使未来几个熊孩子产生阶级观念,要多为大儿子多多打算。
要真是下面的几个熊孩子都考上大学,分配工作,捧着金饭碗,而大儿子只能农村当个木匠师傅……各自能没有想法吗?
每次嘴上说着儿孙自有儿孙福,可心里情不自禁的为他们做起了打算。
等赵国生和刘兰秀慢慢商量决定买电视机后,那盆滚烫的洗脚水早已成了温水,脚底踩在盆底,触摸着底部,虽说是春天,仍有一丝凉意。
赶紧用毛巾胡乱擦干双脚,亟不可待的缩进被窝里,留下孤零零的洗脚盆。
刘兰秀翻个白眼,瘪瘪嘴没说什么,任劳任怨的帮着把洗脚水给倒了出去。
赵国生:“……”无论这事上演过多少遍,他还是不好意思的尴尬着傻笑。
真幸福啊,再过十几二十几年,大多数是老公要给老婆倒洗脚水啊,现在好好享受吧。
晚上九点半,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