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二百三十八章
一年后。
“哎, 同样生了三个儿子, 瞧瞧人家老赵头,多享清福啊, 我比老赵头那两口子差不多年龄, 却还要扛着锄头出来除草, 人比人,气死人。”
“那是人家儿子孝顺, 瞧瞧他们家三个儿子,那小日子一年比一年过得好, 一家比一家过得舒服。”
“说到孝顺,他家赵国生确实不错啊,比我家儿子孝顺多了。”
“还别说,以前还真没看出来,就赵国生那三句话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性子居然这么有能耐。”
“是啊,瞧瞧他家的小卖部,这一年挣了不少钱吧?”
“这算什么?重要的还是家里孩子有出息, 大女儿嫁得好, 又在婆家生了两个儿子, 自己又有手艺, 听说他大女儿一家已经不住镇上了,在县城买了新房子,他那大儿子在县城也混的不错, 也买了房子。”
“剩下三个小的估计将来也差不到哪里去, 小女儿在上大学, 两个小儿子读高中,谁家有这福气?”
“呵呵,我们啊,羡慕不来的,还是踏实的干活吧。”
“就是,就是,国生家这一年挣了点钱,但也没有忘本啊,这青菜,鸡蛋,泥鳅黄鳝什么的,没人收购,我们也换不到钱啊。”
“那倒也是”
“......”
村里人一到一起干活,就喜欢偷偷的八卦,有的没的,说个没听。
图个乐子,没什么坏心眼,实在眼红的,也就说几句酸话。
好在赵国生会做人,这一年跑县城跑多了,对县城的大小菜市场了如指掌,便做起了二道贩子,帮着收购村里的青菜啊,鸡蛋啊,泥鳅黄鳝等等,挣个的中间价。
这一想法的起因还不是村里那好几户孤寡老人,想多帮帮他们,然后就演变到全村了。
这一年,赵国生家的小卖部由一开始的生活基础必需品到烟啊,酒啊,面粉啊等这类“奢饰品”。
慢慢从无到有的增添了农药啊,化肥啊,过节用的钱纸啊,鞭炮等等啊。
可以说,这些货物极大的满足了赵家村大多数村民的日常生活。
同时,因为赵国生有辆小三轮,几乎天天开着它在早上六点开去县城,中午十二点开回赵家村。
这也使得赵家村的人去县城变得极为方便,次数也越来越多。
慢慢的,村里人在县城见识的多了,经济头脑也上来了,接受能力变强了,除去农忙时分,其他时间他们也愿意去县城或者其他地方打短工,或者直接出去打工。
“人到齐了?还有没有要去县城的?坐稳了,要开车了。”赵国生几乎每天早上出发前都要喊上这么一句话。
“齐了,走吧国生。”坐在后面的村民答到。
从赵家村到县城的这条弯曲的泥巴小马路在赵国生一年来回两趟的日日行驶下,那是熟悉的不得了,闭上眼睛都能知道哪里有个坑,哪有拐弯了,老司机,稳稳的。
县城的停车点被赵国生暂时定在大儿子家旁边,反正这年头也没制度强制规定。
“到了,你们先去买东西吧,十二点的车返回村里啊。”赵国生习惯性的提醒一句。
大部分时候村里人都有时间概念,能守时,但有的时候也有那么几个迟迟不归的。
每次就是那几个人,好巧不巧,这次就有其中一个坐车来县城了。
赵国生最讨厌这种不守时的人了,等吧,又不能耽误全车人,不等吧,他又厚脸皮的打电话到家里,让他再次开车来县城接人。
每每这时候,赵国生无比后悔家里安装什么电话,就应该让他找不到人,晾晾他,治治他这毛病。
不想这些有的没的了,赵国生趁着早市才刚开始,连忙开车去送货,把车上这些收购来的青菜等给卖了。
“爸,你来了,我去做早饭。”巧儿估摸着他公公这个时候应该来了,抱着儿子在教他学说话呢。
“哟,大孙子诶,爷爷抱。”赵国生接过自娱自乐玩在自己世界里的孙子。
嗯,白白净净,就是瘦了点,没大孙女一岁的时候结实,男孩子应该多吃点。
这时赵国生又问,“爱华还没起来?”
“是啊,昨晚他回来的玩,又赶上小叮当夜里睡不着吵闹,没睡好。”巧儿随口解释到。
小叮当的名字完全是顺着他姐姐小铃铛的名字而来的,是赵国生随口取的,很草率。
吃过早饭,巧儿支支吾吾的,好像要说什么又不好意思开口的样子,只能暗暗把求救目光投向迷迷糊糊还没完全醒过来的赵爱华。
“怎么了?”赵爱华晃动着浆糊般的脑袋,挠头晕乎的问。
“呜......”痛死他了,赵爱华被巧儿这一下猛掐,什么瞌睡迷糊都散了。
瞬间清醒的智商上线,用商量的语气跟赵国生说:“爸,新开的家具店我不放心别人管钱,想让巧儿出来管?你看怎么样?”
这么问的原因,一是亲父子也得明算账,更何况还有他大姨夫家参股了,二是小叮当得有人带。
“我到无所谓,关键你得说服你姨夫。”他自己的小卖部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管这事?他只管年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