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不能指望火炮
“老二,辛苦你了!”赵易紧握着李衡的手晃了晃。
“老李,你牛!”叶关也上前给了李衡大拥抱。
“幸不辱使命!”李衡感慨地差点落泪。
这个枪族的诞生离不开李衡一直以来的身心投入。眼看着这个枪族从无到有,获得最后认可,开始推广使用,他也是百感交集。
当时的一句戏言,让这个后世也没有过的666毫米口径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也是冒着巨大的风险。谁也不知道,这个口径是否能成功,是否比762毫米口径更成功,当初提出意见的李衡心里也是压力极大,直到最后实战结果超过预期,他才放下心头大石。
最终版本的自动步枪被命名为了45式,比原来的44式改良了11处地方,也算是一款新枪了,兼之45年了才开始大规模装备,所以对外宣称的也就改成了45式。
与之一起枪族体系中的半自动步枪,倒是还挂着44式的名字,被称为44式半自动步枪。而班用步枪,也被命名为了45式。
“后世已经证明了,重机枪和狙击步枪不适合跟自动步枪子弹通用,就算同一种口径,弹头也要加重,还有各种麻烦,不如单列。”李衡解释枪族只有三种的原因。
“嗯!”赵易点了点头道,“可见后世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枪族的零件通用和标准化的优势并不显得突出。反倒是小规模冲突让位给了性能最优化,这更使得枪族变得不是很重要了。但我们以后将要面临来自英法,甚至美国人的战斗,枪族的优势就突显出来。为了各方面性能兼顾,主抓三种主要枪械的枪族就比较合适。”
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这三种武器是轻武器的主力。这三者形成枪族话,就已经省去了很大的麻烦。
另有冲锋枪和手枪组成9毫米鲁格弹,重机枪和轻狙击枪的792毫米毛瑟弹,以及127毫米的重机枪和重狙击枪弹。
这四种子弹就成了先锋军的轻武器弹药体系框架支柱,其中的重中之重还是新的666毫米子弹。
“762毫米口径子弹后坐力大的毛病很难改,不适合亚洲人,而后世的那些小口径威力又不足,尤其是在丛林中,被树木阻挡,又有防弹衣这道难题,也不适合我们。我们的666毫米子弹,兼顾了这两者的优点,当然也有两者的缺点。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款适合我们的弹药。
我们的45式自动步枪,200米到400米内,精确度还不错。威力不弱于老毛子的AK,后坐力还小了,准确率提高了。
最关键的是膛压不高,泼辣耐用,泥水风沙都不影响。
我还预留了导轨的安装位置。这东西太容易被模仿,现在用处也不多,等以后再安装吧。至少等老毛子和美国人的新自动步枪服役后。”李衡也学会了坑人。
这也是跟赵易现学现卖的。
新自动步枪为什么到现在才服役?还不是当初赵易的一番话。
若是加班加点,多费些工夫,虽然造一款自动步枪和新子弹标准很难,但完全可以在44年先服役一款初级版本的,甚至可以仿造带来的81杠步枪,在43年就能让部队提前用上。毕竟经过多次战斗,已经暴露出了队伍缺少二百到四百米之间的压制火力,在丛林地带和巷战中还问题不大,但在泰国这类已经开发相对完善,平原多农田的地区,近距离的冲锋枪就暴露出了射程近的缺点。
“自动步枪是划时代的武器,中间威力弹也是一层窗户纸,无论被哪一方仿造,对我们都不利。到了二战末期,就算他们得到,也无所谓了。
日本人战败已成定局,造出新枪也来不及装备,二战后更是被阉割掉。美国人二战军工大爆发,造出了那么多的弹药和枪械,以资本家的尿性,哪里肯再造新武器?法国和英国二战元气大伤,又有成堆的制式武器和剩余的弹药,新研制一款武器的要求不强烈。至少可以让我们能挣得一点优先的机会。”赵易极力从各方面扩大自己的优势,缩小和那些老牌帝国之间的差距。
自动步枪若是论单支和美国人用的伽兰德等武器差距还不是很明显,但整个军队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装备上这种武器,最起码在地面上,鲜有敌手。
先锋军有此利器,暴露越晚越合适。但军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二战结束时面对英法的压力最大,所以45年必须得装备上45式了。
“可能要造50万支枪,咱们能完成吗?”叶关对先锋军的军工产量有些担心。他偶尔听国内的人说起,中正式步枪从研制成功到现在也不过造了不到40万支。虽然45式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但到二战结束也不过只有半年的时间,可能完成军队的大规模换装吗?
“我改进了拉膛线的方式。”李衡得意道,“但我带人研制出了精密冷锻法,可以一步到位了。”
枪膛膛线现在流行的切削法费工费时,50年代才发明出的模头顶拉法,本来高压设备是个难题,反倒是30年代德国人就发明的冷锻法比较合适。只是因为那么多次的锻打容易造成应力紊乱,精确度很受影响。不过这些对自动步枪来说,都不是大问题。
况且李衡还特地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