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九零亿万美元保姆 > 第214章 第 214 章

第214章 第 214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他还有政策补贴、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等, 好在她现在也不差钱,盖起来之后再谈个美国大学合作办学,哈佛耶鲁谈不了, 谈个东海岸州立大学应该可以? 还要在附近盖一所私立贵族学校, 这才是赚钱的大头,一年学费数万, 随着通胀率逐年上涨, 一站式从幼儿园到高中, 初中就开始搞中美联合办学,国际班直接接轨美国中学学制和教育方式。相信有“哈佛女孩张文雅”的名号,那些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不差钱的家长肯定愿意砸钱。 张晓峰连连点头, 要得要得。 他现在常住庐州,混得更好了。还说别看安徽省“鸡的屁”不高, 但有钱人不少,他这次离开庐州之前, 在商场里给乖女买发夹,来自皖北煤矿城市的几个年轻女孩花起钱来眼睛都不眨一下,三十元一个的发夹一买几十个, 结果搞得他一激动也买了十几个发夹。 张文雅都被惊到了:能一下买几十个三十元的发夹,要花一千块呢!安徽省的工资水平不如上海,除了省会庐州之外, 大部分城市工资水平也就八||九百这样,能舍得花普通人一个月工资买发夹, 这是真不差钱啊! 还说庐州现在最好的国营商场里卖的外国名表几万元一只, 上柜第一天就卖光了, 他想买都没买着, 赶紧找人预定了下一批, 商场经理都没有想到能卖得这么快! “爸,你也舍得买几万块的手表啦?” “嘿嘿,出去跟人谈事,人家都戴好几万的外国表,这个叫‘排场’,你不戴一块好一点的手表,人家都不觉得你有钱,不配跟人家谈生意。” 这倒是。“以貌取人”还有“衣帽取人”,老爸这幅大老板场面人的派头有了,还差点装备。 “那你现在买了表没有?” “买了买了。你看。”张晓峰显摆的伸出右手腕。 几万元的手表确实看上去很不错,锃锃亮。 “我不懂手表,等约翰来了,让他陪你买几块。” “哎呀!老贵的,还要几块呀?”张晓峰又惊又喜。 “查理的手表有好几格呢,一格十几块吧,我都没数过他到底有多少块手表。约翰也有很多手表。” “嗳对对,你跟我说说,跟查理怎么就离婚了?”老父亲痛心疾首,“我看查理挺好的,长得排场,又有钱,对你还这么好,到底怎么回事?” 张文雅想着跟渣爸爸说“信任问题”,他是不能理解的,于是反问:“你当初跟妈妈怎么离婚的?” “还不是你妈整天什么都想管,我跟单位女同事多说几句话,她都跑去单位把人家骂成‘破||鞋’。我面子不要的吗?这样我在单位还怎么混下去?” 啧啧,想起季青青的“骂功”,没准能把女同事骂到跳楼。总之肯定闹得很难看,张晓峰这样的场面人肯定受不了,坚决要离婚。 不对,明明是因为他出轨许二凤。难道因为这事,张晓峰故意带许二凤回家气季青青?总之一笔烂账。算了,不问了。 “你不要逃避问题,查理怎么惹你了?他是惹你了是吧?” “算是吧,总之我跟他过不下去了。爸爸,不要老想着查理,约翰也很好。也许我去耶鲁还会认识更好的男人,我现在又不差钱,我自己赚的足够养我自己,还够盖学校呢。” “唉,我是想着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到底要找个男人照顾你。行吧,看来查理没有照顾好你,离了就离了。”张晓峰想着也是真拿她没有办法,还能咋地? 至于女儿说什么还能认识更好的男人,嗐,他都不知道还有谁能比查理和约翰更好。算了,随她高兴吧。 * 买完了西装又买皮鞋,购物完毕带张晓峰去了上东区的酒店。 “这个房间是约翰的,他回纽约就住在这里。” “哎哟!他不住也算钱啊?” “这叫长包房,比按天租便宜一点。”实际是便宜很多,可以打到骨折价,算起来跟租一间高级公寓差不了多少,还能每天有清洁工打扫不用额外付钱,衣服送洗不用额外付钱,对单身汉来说相当方便。所以酒店长包房业务很受欢迎,有的客人能在酒店一住好几年。 “他人呢?” “他回D.C.上班了。我们周四飞去波士顿,住在酒店里,周五毕业典礼,典礼结束开车去他父亲的博物馆看看,就在波士顿郊区。那个博物馆是我们华人的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的作品,很棒的。” “贝聿铭?” “法国那个卢浮宫的金字塔就是他设计的。” “噢那个我知道,奇奇怪怪的,但还是挺好看的。” 贝聿铭因设计、建造肯尼思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而在世界建筑界声名鹊起,博物馆花了十几年时间才建成,建成后大获好评,之后陆续接了许多大工程,最知名的莫过于评论两极分化严重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有人觉得玻璃金字塔结合了古埃及建筑和现代建筑,是集大成者,有人则觉得玻璃金字塔丑到没法说,完全破坏了卢浮宫本身的典雅底蕴。 张晓峰接着拿出给闺女买的发夹。别说,三十元的发夹还真不错! 材质是亚克力或水晶,大多是鸭嘴夹,张文雅挑了一只水蓝色亚克力的发夹戴上,挺好看。老爸的一片心意,她不爱这些发饰,但有也不错。 父母之爱,从小处可见。 * 哈佛校园十分热闹,到处都是穿着学士服的毕业生、学生亲属、校友、教授等等,人人都兴高采烈。 最优等荣誉毕业生之一的张文雅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表了毕业演讲。 “我十七岁的时候高中毕业,参加了中国高考,我的成绩在全国两百九十六万名考生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