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
妃,那是因为令妃乖巧懂事、善解人意,如今,令妃既然恃宠而骄、失了分寸,那么冷落她几分,也是势在必行的。
至于令妃涉及戴佳氏之事,乾隆就更不愿意继续查了。倘若查出来是真的,对于皇家的名声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倘若查出来是假的,他们这样怀疑令妃,到底也伤情面。
只是,查虽然不查了,但乾隆对于这件事,心中已经下了论断。这种论断,也会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之中。比如——令妃的绿头牌被撤下了,且令妃还得到了乾隆的申饬。乾隆并没有明说令妃撬了和敬的墙角,而是斥责令妃仗着自己过去与和敬有些主仆情分,对和敬不敬,乾隆让令妃去跟和敬赔礼道歉,务必要取得和敬的原谅。
在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令妃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终于来了。
自那一日棠晚与荷香的会面被和敬恰巧撞见,令妃就知道,这一日迟早会来,毕竟和敬从来不是那等会忍气吞声之人。自那时起,令妃便一直思考着要怎么避重就轻地把她自己从“挖和敬墙角”
这件事中给摘出去,以及谁适合成为新的替罪羊。令妃没有办法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很多手脚,但她可以利用言语,巧妙地误导乾隆,让乾隆相信,这并不是她的本意。
本来和敬要是直接去找乾隆告状,令妃还有把我通过自辩来降低乾隆对她的怀疑,从而把这口锅甩到别的妃嫔头上。可和敬偏偏十分了解令妃的行事风格和处理事情的节奏,她压根儿就没有去找乾隆告状,而是迂回着来,利用乾隆对她的关心,引导着乾隆调查这件事。
当乾隆发现这件事真的与令妃有些关系的时候,他就没有再继续调查下去了。尽管没有给令妃定罪,但乾隆默默地把这笔账算在了她的头上。由于乾隆没有发话,令妃又不好为自己辩解,于是,令妃现在陷入了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之中。
以往在这种时候,令妃会好好的抓住这个机会,在乾隆跟前给她的对头们上一上眼药,好让她们有苦说不出。可这回,轮到她自己来品尝这滋味儿了,她才发现,这被动的局面,让人并不好受。
至于棠晚,不过是一个宫女罢了,即便她是令妃的心腹,也不值得乾隆为她费太多心思,得罪了主子就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乾隆以欺瞒主子为由,下旨夺去棠晚一等宫女的身份,打发她去辛者库做苦力。
这个消息对于令妃来说,正是雪上加霜。骤然失一臂膀,日后令妃身边儿也少了一个可以与她商量对策,为她办事的心腹。可她不能在这个时候为棠晚求情——根据令妃对乾隆的了解,乾隆眼下正在气头上呢,要是她敢求情,只会火上浇油。只有等乾隆消了气,这件事才有运作的余地。
作为一个体恤下人的好主子,令妃自然不能够毫无表示地把自己手底下的人送去辛者库。她一脸低落地跟棠晚表明了自己的为难之处,承诺一有机会她就会跟乾隆求情,把棠晚给放出来。棠晚对自己从辛者库出来,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自古以来,进了那地儿的,就没几个能出来的。
棠晚对令妃也是真忠心,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在嘱咐令妃
不要为了她而惹恼乾隆,她一个宫女死不足惜云云,把令妃感动得泪眼汪汪。可这一幕,落在别的宫人眼中,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令妃肝脑涂地,万死不辞的。当他们看见令妃连自己的心腹都护不住的时候,心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别的想头。
令妃这次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上的惩罚,但是宫中的妃子都不是傻子,自然看出了一些门道来。
令妃与和敬闹掰了,对于她们而言可是一件好事。令妃没有家世没有子嗣,偏偏颇得圣宠,表面上一派温柔可亲的模样,实际上没暗地里给自己的竞争对头小鞋穿。她们不是没有暗地里对付令妃,但令妃有和敬支持,又对乾隆的心思把握的十分精准,每回斗起来,多半吃亏的都是她们,这也让她们不敢轻易去招惹令妃。
但现在不一样了。虽不知和敬为何与令妃反目成仇,但失去了和敬这个靠山的令妃,总归比之前好对付多了。现在她们再对令妃出手,非但不会引起和敬的反感,指不定还能够讨好和敬呢。
后宫中的妃嫔们摩拳擦掌,蠢蠢欲动,一时之间,针对令妃的挑衅又多了起来。
偏偏最近乾隆不再来探望令妃,令妃便是吃了什么苦头,也只能默默地咽回了肚子里,而没有办法向以往那样不着痕迹地跟乾隆告状。
尽管令妃知道,自己备着和敬招揽孝贤皇后手下之人一事惹恼了和敬,导致她失去了和敬的信任,但令妃并不后悔。她从一个宫女成为乾隆的妃嫔,手底下若是没有可信、可用之人,只怕她早就成为后宫之中的一具枯骨了。
令妃所后悔的,只是自己不该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一见到和敬有亲近翊坤宫的迹象,便失了分寸,暗示和敬是皇后指使罪妃戴佳氏谋害她腹中的胎儿,从而导致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非但让和敬察觉到这件事可能是她自导自演的,更是被和敬发现了她在宫中的耳目已经不再可靠。
倘若令妃不是那么着急,而是徐徐图之,兴许可以在不触怒和敬的情况下解决此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