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获
() “咦,那是什么?树叶像在燃烧似的。”周阮玲扯扯何浩海的衣袖,指向左边的小路露出来的半棵树。
“我也不知道,我们过去看看。”何浩海看了一会儿,它的叶子很特别,看着像着火了,焦黄色的叶子衬着黑色的果实,很显眼。
他们拐进了左边的小路,林旭峰第一个认出了它,说道:“是山胡椒。”
他抬手折下一小截树枝,枝上长着几个山胡椒,用力一捏,散发出跟胡椒相似的味道,刺鼻中带着淡淡的清香。
绿色的汁液流到林旭峰的手上,他手指一动,拿出里面的种子,圆圆的,硬硬的。
“这个可以吃吗?”周阮玲凑近闻了闻它的味道。
“可以啊,可以炒菜煮鱼吃,还可以加上生姜、大蒜做成泡菜之类的。”林旭峰答道。
“那我们摘一些回去吧。”何浩海掏出提前准备好的塑料袋,摘了一把山胡椒。
秋天是山林里收获的季节,何浩海他们在山上逛了一圈,一边吃一边采摘,拿藤果、山胡椒、拐枣、野柿子、金樱子,顺便摘上一竹篓野菊花,收获满满。
周阮玲摘了很多不同植物的叶子,拿到水里冲洗干净,挑选好看的收集起来,夹在书页里。
林旭峰看到树杈间有一个鸟窝,想起小石子和虎仔的对话,他童心大起,爬到树上探头去看鸟窝。
鸟窝里没有小鸟,也没有蛇,只有干枯的枝叶和凌乱的草根。
哞哞哞。
“你们听,是牛的叫声。”从山上往下走,在半山坡采野菊花,何浩海侧耳听着远处传来的声音。
“在那,是一群黄牛。”穿过一大丛野菊花,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可以看到十来头黄牛在青草地上啃草。
大牛用绳子拴着,绳子的一头绑了尖锥,钉进了地里,限制了它们的活动距离。
青草地有很大一片,大牛与大牛之间隔着一段距离,彼此能活动的范围并不重叠。
可能是因为它们一般出来吃草,一待就是一天,人不会守在一边,分开放能预防它们打架。
除了大牛,还有几头自由活动的小牛犊,看着刚出生不久,挨在牛妈妈身边,体型看着很娇小。
还有一只半大的牛,没有拴绳子,活泼地在草地上跑来跑去,偶尔还会跑出草地,在附近撒欢。
何浩海他们离牛群还有一段距离,他们没有再走过去,就这么围观它们吃了十来分钟的草,拿出手机咔擦咔擦拍了好些照片。
“我们回来了。”何浩海他们下到山脚,兴致冲冲地跑进小木屋,把收获的野果拿出来,分给里面喝茶的游客们吃。
“山上的这些野果多吗?我们明天也准备上山去。”一位游客问道。
“拐枣和金樱子有很多,拿藤果也多,但好多被鸟儿啄过了。”
“对了,我们还发现了成片的野菊花,在半山的分叉路口往右边走,走个十来分钟,看到一条小路,继续往里走,三两分钟就能看到。”
何浩海几人兴奋地跟他们说着山上看到的。
说着说着,忽然听到上面有鸟叫的声音。
环视一周,众人才看到原来是在外面的屋檐下,两只小燕子站在刚刚成型的窝前,看到他们也不害怕,叽叽喳喳地跳来跳去。
何浩海他们自觉放轻了说话的声音,唯恐把它们吓跑了。
山林的收获颇丰,地里农作物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陆星宇每天除了打理花花草草,基本都在田地里干活,把剩下的红薯挖出来、收芋头、收柿子、收花生、收老姜、收南瓜……
红薯和芋头需要找地方储存,找一个干燥、没有光线、通风的地方,最好是储存在挖的地洞里。
摘下来的柿子要放到冷石灰浆中浸泡三天,用来脱涩,柿子少的时候,也可以埋到大米里,密封起来,或者跟苹果一起装进塑料袋里。
储存老姜,需要在屋里铺上一层大石子,再铺上一层沙子,挑选没有破损表皮的老姜放到上面,铺一层姜铺一层沙子。
花生在地里连苗带果实一起拔出来,挑回家。
然后再把花生一个个摘下来,榨油的榨油,煮的煮,炒的炒,还可以留一部分生花生晒干,用来直接吃或者做菜。
花生苗也搬到院子里晒干,可以用来烧火。
南瓜基本是卖给游客的,摘下来就行了。
陆星宇感觉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不是很赶时间的忙,因为早几天晚几天收都没关系,但也不得空闲。
到了月末,陆妈到自家稻田里看了稻谷的成熟度,在家说起收稻谷的时间,陆星宇才猛然发觉十月就要这么过去了,在各种收农作物中过了。
禾苗已经完全变成了黄色,稻谷已然饱满,稻田里一片金黄,有时吹过一阵风,能看到熟悉的金黄色稻浪。
最近没有下雨,他们看着谷子快成熟了,也没有往田里放水,稻田里的水慢慢变得少了,水里的稻田鱼被抓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那些都是小的鱼儿。
到了下午,忽然起了大风,一阵接着一阵,吹着不停歇。
只过了一会儿,天空就乌云密布了,黑压压的,给人一种沉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