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历史 南洋 火锅
.,
罗佳看到,周睿的眼睛微微泛起血丝,有某种晶莹液体在流动,他双手忍不住颤抖,似乎想起了痛苦的回忆。
见罗佳和卢俊霖在看自己,周睿转过头,面对茫茫夜色,连续做了几次深呼吸,当他再把头转回的时候,神色已经恢复如常,金丝眼镜下的目光,依旧精明而深邃。
“竟然恢复了!情绪隐藏好深啊,看来华人社区让年轻的周睿成为代理人,就是看中了他的这种特质吧。”罗佳暗想。
面带微笑,周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信封,将其递给罗佳说道:“里面有当局可以拉拢的人,他们的名单,其中包括吉不托总统的亲信和亲属,他们每一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甚至是他们的黑材料。”
“相信有了这些材料,再加上华人社区斡旋,将会有助于和当局顺利达成协议,我们这些身在海外的华人能力有限,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罗佳微微一怔,打开信封,便看到一枚黑色存储卡,容量为512gb。
与此同时,罗佳耳边传来周睿带着苦涩的声音,“说实话,我真的很羡慕你们呢,因为在你们的背后,站着名为华夏的巨人。”
罗佳笑了笑,将存储卡收进西装内袋,沉声说道:“站在国家的层面,你我来自不同的国度,但站在文明的层面,你我都是华夏文明的后裔,流着一样的血液。”
“从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九年,南洋华侨筹集的抗战军需物资总数,便达到三千批以上,平均每月有一百批物资,抵达华夏沿海口岸。”
“一九三九年春夏,南洋华侨总会,一次就募集了五十万套棉衣,二百一十七架飞机,二十三辆坦克和一千辆救护车。”
“在明知没有利润回报,甚至可能倾家荡产的情况下,华侨在抗战期间向国内大举投资,截止一九三九年末,开办工矿,垦殖,金融以及各种实业,总金额多达十六亿元,如果没有这些投资,连抗战期间的子弹,都很难生产出来。”
“李国钦,***,李清泉,胡文虎,华侨中太多应该被历史牢记的名字了,当时的印尼华侨首富刘长英先生,在捐出巨款的同时,还亲自送子回国参战,一九三九年冬,其子刘盛芳,战死。”
当历史中早已被人遗忘的细节,被罗佳一一道来,周睿和卢俊霖都被惊呆了,吃惊的望着罗佳。
“你以为我们忘记了,南洋华侨曾经做过的一切?不,我们没有。”罗佳声音略带沙哑说道。
......
卫古岛是个相对荒凉的地方,岛上只有几个面对游客的度假村,机场要去东部更大的巴布亚岛。
当飞机起飞,返回华夏的时候,卢俊霖长久盯着坐在对面的罗佳,他带着眼罩和降噪耳机,让自己沉浸在黑暗和寂静中,展开长久的思考,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等回到京城,卢俊霖见到将军,立即将发生的一切报告,并且感慨道:“有时候真的很难分清楚,罗佳和我,究竟谁才是军人?”
“当罗佳报出南洋华侨在抗战中募捐的款项,说出一个个华侨的名字,他们祖籍哪里,做了什么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他竟然花费那么多时间,记住了所有的历史和细节。”
将军沉吟,随即笑容舒展开,轻叹一口气说道:“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当年的确是我领他进了圈子,然而能和一群半大老头子混成兄弟,就是他的人格魅力了。”
“不仅罗佳,整个星辰科技和咱们的气质都很搭,每次聚会的时候,说起星辰科技那帮小伙子,老家伙们都是赞不绝口,他们实事求是,不做作,有情怀。”
“可惜像罗佳这样的商人太少了,多数都是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王八蛋!”
卢俊霖察言观色,见将军今天神色不对,老人家虽然军队出身,脾气暴躁了点,但这些年来已经很少拍桌子骂人了,今天是怎么了?
“海地捞你知道吧?”将军压着火气说道:“自从罗佳向我灌输了霸权概念,我就一直琢磨,咱们国家各行各业,到底都有哪些企业特别能战斗,有可能在全球建立行业霸权。”
“海地捞一度被我认为,是餐饮业特别能战斗的典范,分店都开到东京和伦敦去了,排队的人依旧是人山人海,风光,霸气!”
“为此我特别高兴,几次请老朋友吃饭,订的都是海地捞,觉得他们是民族餐饮业,怎么都要支持一把。”
“结果我最近看了新闻才知道,海地捞的老板,原来是星加坡首富!可怜我这一把年纪,竟被骗的团团转,还到处帮他们宣传呢,你让我怎么能不生气?”
卢俊霖听了将军的话,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现实果然比更精彩,我泱泱华夏不愧为吃货大国,竟然活生生吃出一个新加坡首富,这究竟是何等的讽刺。
华夏是法制国家,只要遵纪守法,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关键是,做人要有点良心,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2011年7月,海地捞创始人张老板,在接受企业家杂志专访的时候,曾明确表示,我们的战略目标,就是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在保证顾客满意度的前提下,把海地捞建设成一个“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