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313章:皇子守国门,藩王死社稷(求月票)

第313章:皇子守国门,藩王死社稷(求月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英见藩王们的兴趣都已经提上来了,自然想要给这些藩王们讲述普及一下在大明之外,有什么更好的地方。
然而就在此时,湘王朱柏有些迟疑的开口问道:“皇侄,可否不出去封国。”
此话一出,所有人顿时都沉默了。
并不是每个藩王都要想去海外封国的。
这种海外封国的想法,其实只有几个喜欢打仗的才很感兴趣。
像是朱棣,朱棡,朱棡,朱桢。
这几人自然是首当其冲,
而齐王朱榑,蜀王朱椿,其实更想的是在自己目前的藩地上生活。
而周王朱橚,倒是没多大的担心,毕竟他现在已经在为朱英做事了。
湘王朱柏想法更为简单,所谓父母在,不远游,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这天下就没有六亲不认的仙人,所以他更希望的是,能够待在大明内。
这样每年都有些时间,可以过来看望父皇。
只是在听到湘王朱柏这话的时候,朱英微微沉默起来。
他之所以提出海外封国,这最终的目的,自然是要把藩王和皇帝的矛盾,向外转移。
而且这跟他的全球布局,也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先画一个大饼,什么组建内廷,什么大明扶持,其实在很高的程度上,还是要形成经济上的控制。
最为主要的,便就是想沐英一家般,对当地的土著进行教化,慢慢的使其融入到大明的文化圈子里面来。
战场入侵是最为低级的方式,像是蒙古人,统治了那般大的疆域,然而崩塌之后,反而什么都没有留下。
大量的蒙古人,还被土著的文化给并入了。
朱英要做的,就是打造真正的汉文化圈子。
即便是藩王的地盘,所有人,穿汉服,写汉字,说汉语。
华夏数千年,分分合合,终归都是肉在一个锅里,即便是元朝的蒙化,对于整个中原王朝来说,也是很难有冲击力的。
这就是文化的底蕴。
包括周边的很多国家,也是受到了汉文化的冲击。
那为什么不能让这样的冲击,来得更加猛烈一点呢。
在这一方面,朱英是绝对不会退步的。
良久,朱英缓缓开口说道:“侄儿不想让自家人的感情有所影响,但有些事情,诸位叔叔也是明白的,并非是想怎样,就能怎样。”
“在不同的位置上,考虑的方式自然是不同,能够争取到海外封国,这已经是最为难得了,观往前历史各朝代,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了。”
“当然侄儿也非常的清楚,人各有志,并非是所有人都喜欢海外封国,只是在这方面上,就只能稍微委屈一下了。”
“大明境内,从今往后,所有藩地都得收回,亲王俸禄另算,若是带兵打仗,则按普通将领的方式,可掌兵,亦可入朝。”
朱英这话,顿时就让楚王朱桢,蜀王朱椿,面色有些难看。
倒是湘王朱柏面色轻松,似乎没有放在心上。
其他的藩王,就如同看热闹一样,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和打算。
“不知除了倭国,可还有其他什么富庶的地方。”楚王朱桢开口问道。
楚王朱桢也算是能文能武的一批,性格上也比较温和。
他的运气很好,在出生的时候,正好碰到武昌捷报,当时的朱元璋很高兴,直接就定为楚王,藩地武昌。
十七岁的时候,就去武昌就藩了。
在藩地的生活,可谓是非常惬意,现在身上也是功劳赫赫。
洪武十五年,平定大庸蛮夷。
洪武十八年四月,与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平定铜鼓卫、思州诸蛮族叛乱。
六月,率汤和平定靖州、上黄诸蛮夷。朱元璋称赞道:“汤和言尔有谋略,真吾子也。”
洪武二十年,征讨云南,活捉阿鲁秃。
洪武二十二年,初设宗人府,以楚王朱桢为右宗人。
洪武二十四年,征讨西蛮,大获全胜。
放眼目前的大明所有将军,楚王朱桢也绝对是一等一了,是真正的统帅型人才。
历史上即便是朱棣靖难夺取皇位,对楚王朱桢这个六弟也很是友善,朱桢也很配合的交了兵权,一直到六十一岁的时候,才最终去世。
而明楚王一脉,也是源远流长,嘉靖年间闹过一些荒唐事,不过还是这么过去,直到明末,才被张献忠给灭了。
而楚王一脉,在大明近三百年,一直都驻守在武昌。
现在,朱桢要面临的选择,便是要脱离藩地。
什么可掌兵,可入朝,那都是场面话。
他是个聪明人,很清楚的知道,现在当下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海外封国,要么就是当个富贵王爷。
思前想后,朱桢还是舍不得兵权,想要出去搏一搏。
倘若能够在大明外站稳根脚,背靠大明,或许比之现在,都要过得舒服一些。
毕竟到那个时候,可算是真正的藩国了。
虽然海外封国这样的事情,肯定有一定的风险,但朱桢觉得以自己的谋略军事能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