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437章:想买火器的倭国

第437章:想买火器的倭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神风!”
大堂内,冯胜口中,不断的念叨这个词。
他对面坐着的,钦天监监正刘日新点头说道:“根据下官等的推算,东方气象莫测,有风云之变化,即神风之征兆。”
“下官寻了锦衣卫,特地去问过当地的倭人土着,神风在倭国几乎每年都有,也差不多正是在这个时节。”
一直在内陆征战的冯胜,自然是从未见过台风,也不知道台风刮起来的时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景象。
不过有蒙元的前车之鉴,冯胜对于钦天监提示的神风,自也不会说无视。
“神风大约还有多久过来。”
沉思一会后,冯胜问道。
刘日新道:“在东南沿海的民间有“六月一雷止三台,七月一雷九台来”的说法,不过我等地处倭国,神风自当是先抵达倭国,而后才会自我大明。”
“按照时限推算,倭国神风比之大明,应当提前一两月左右,当下正是五月,远东之方有雷声鸣动,神风约在一月之后抵达。”
“下官已经命人呢,自高山上时刻观察东方海上迹象,神风来临,必定会有鱼形云在空中漂浮。若云色为白,则预兆台风来势缓和。若云色呈黑,那么台风势必凶勐。”
“届时便自当知晓。”
冯胜点点头:“看来,只能立即建造防御工事了,就是不知道这次的飓风,将会有多么凶勐,倘若比之三年前那场,怕就不好行事了。”
“如今倭国那边按兵不动,九州岛内更是躲避三舍,不与我军正面抵抗,估计也是打着这神风的主意。”
“妄图以神风摧毁我军,而后亦如蒙元那般,取得胜利。”
朱元章立国后,大明境内也有两场很大的台风。
有记载:
洪武五年,七月,大风雨,海溢,漂没死者万余人。
洪武二十三年,七月初一,飓风,扬沙拔木,漂没三州,一千七百家尽葬鱼腹。崇明沿沙庐舍尽没,民溺十之七八,松江府溺死二万余人。
在和刘日新交谈完之后,冯胜也不迟疑,立即下令建造防御台风工事。
对于台风的防御,主要的手段主要就是加固了。
不过摆在冯胜面前的,还有关于大明船队。
“冯诚,传我军令,立即自军中选出万人,将船队开回大明。”
冯胜把侄子叫来吩咐道。
他不知道飓风会有多大规模,若是规模过大的话,那么对于船队的打击是非常厉害的。
每一艘船,都是宝贵的财富,在飓风之下,人都已经很难生存,更何况之船。
“叔父,若是船队回转,侄儿担忧军中士气会遭受打击。”
冯诚迟疑片刻后说道。
船队对于大明的军士来说,就像是一条后路,如果船队全部走了,感觉就像是后路被断,士气自然滑落。
“又不是不过来了,回转大明后,将这里的情况上奏陛下,九州岛这边的粮食堪忧,加上飓风袭击,必然会有大规模伤亡。”
“包括粮田,估计也会受损严重,船队的回转,在保全的同时,还可筹备粮食,以用之灾后。”
“这些事情,到时候传下去,安军士们的心。”
冯胜不慌不忙的说道。
作为当代的顶尖名将,在军心的把控上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加上他的个人威望,即便是燕王,晋王,所率领的将士,多有精锐,然比起冯胜来说,只能说是相差甚大。
......
“看来,都在等六月的飓风。”
身处苏州府的朱英,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有关倭国的情报。
目前倭国的状态,属于比较符合预期。
对于大多数的将士来说,远征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战场厮杀,而是完全陌生的环境。
水土不服在后世,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名词,但是于现在,可是真正会死人的。
可不是说死几个人,而是一旦形成瘟疫,就是大片大片的死亡。
去倭国远征的将士,大多数都是长期生活在内陆地区,单单一个晕船,就能消耗出他们大量的战力。
在对抗倭国海战的时候,出场的是久经水站的大明水师,这才可以一举成功。
“东家,倭国那边目前人口比较紧缺,是以无法运送大量倭人到大明来。”
“现在虽然占据了九州岛三分之一的地盘,可是战火地区,对于矿藏来说,开采比较困难,目前在倭国地区,我们商会的买卖正在大量的减少。”
“包括那些大名,武士,也在减少需求,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提供更加精锐的武器。”
“目前倭国那边,开出了二十两白银一支火绳枪的价格,火炮开出了五十两一门。”
张伯在一旁笑着说道。
就目前来说,明军对于倭国,几乎是摧枯拉朽的一边倒的局面。
像是那些城池,可以说是在攻打的当天就能拿下。
之所以如此简单,最大的因素还是在于火器的使用。
目前的倭国,是大刀,长矛,弓箭的时代。
尤其是那矮小的城门,大小将军炮一架,轰他小半个时辰,别说城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