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738章:定海舰问世

第738章:定海舰问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倭国的情况,最近朱英都没有多大的关心。
他现在的心思,都在蒸汽铁甲船上了。
今日,船体完工,是开始安装蒸汽的日子。
顶多两三日的功夫,这蒸汽铁甲船就能下水。
京师造船厂。
这是新修建的造船厂,并不对外使用,而是致力于研发造船技术之所。
当初成立京师造船厂的时候,朱英就从各地征召了大批的造船匠人精英,其中还包括大量的读书人。
读书人之所以愿意来干匠人的活,也没别的,关键是朱英给的待遇够高。
包吃包住是最基础的,工钱都有三十贯钞每月。
这可算是天价的工钱了。
再者说现在的秀才也不值钱,除了见官免跪外,其他的特权都没了。
朱英之所以要读书人参与,是因为在很多技术的传承上,匠人一般都是口口相传,而且他们的表达能力并不行,徒弟很难说学到师父的技艺。
再加上有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么个说法,通常师父教徒弟还会留一手。
这给本来就传承艰难的技艺,更是上了一道大锁。
为此朱英干脆下了一道令旨,在造船厂内,禁止敝扫自珍。
但凡发现,严惩不贷。
加上丰厚的赏赐,这样的现象至少在造船厂内杜绝。
而读书人的好处就是,可以把这些技巧写下来,整理成册,让后来者的学习变得更为快捷。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朱英抬头看着不远处已经全部装上铁甲的大船,带着几分感叹对旁边的黄观说道。
他已经听说了,在打造铁甲船的这块时间里,黄观几乎大部分的时间都直接休息在造船厂内。
他可是正三品的詹士,就整个大明来说,绝对是皇帝之下的第一阶梯。
作为代表太孙的詹士府,比之六部尚书隐形权力都要大些。
而为了成功打造出铁甲船,放弃家中娇妻不管,日夜守着。
这等行为,确实让朱英有几分感动。
“臣只是想早日让这铁甲船问世,比之蒸汽铁甲船,臣这点辛苦算不得什么。”
“臣住在这里,也能更好的把握铁甲船的制造,早一日下水,大明在海域之上,也能有更大的威严。”
黄观躬身说道。
不得不说,有他这么一个正三品的大官以身作则,下边的各级官员,哪里还敢有丝毫怠慢。
上司都这样了,作为下属的难道要搞特殊?
因此京师造船厂上上下下的官员,几乎没有回去的,都跟着住在了这里,不敢有丝毫松懈的看守铁甲船的打造。
这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往往一个铁匠的背后,还有四五个官员随时观摩。
尤其是天还未亮的时候,黄观就已经起来,不管是匠人还是官员,那必须也要跟着起来。
其实在打造铁甲船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一些小的问题,很容易卡住整体制造的进度。
黄观也不是万能的,但只要发现了问题,立即就召集人员开会商议解决。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才是现在铁甲船按时完工的关键所在。
此刻前边,一台巨大的蒸汽机正在被抬入到船舱之中。
朱英拍了拍黄观的肩膀,并没有多说什么,这份意思已经是非常明显了。
如此之大的功劳,只要黄观不搞什么为非作歹,恶贯满盈之事,基本上都能被赦免。
比之朱元璋的免死铁卷还要靠谱。
“殿下,这里约莫还需要两个时辰,要不殿下先行歇息会。”
前边船坞热火朝天的干着,这边郭忠见日光有些毒辣,毕竟是六月的天气最为炎热,因此开口劝说道。
“不必了,我就在这看着吧,不过是数个时辰罢了。”
“你倒是提醒我了,这天气太热了,让人准备些西瓜,赏给下边的匠人们,免得中了暑气。”
朱英摆手拒绝,让人找了条椅子,就坐在椅子上看着下边,吩咐着说道。
西瓜自南宋后就在中原地区大规模种植,现在也不算太过昂贵的水果。
只是作价数十文一斤,不是富裕人家也不敢吃。
郭忠很快就带着宦官运来了大车的西瓜。
走到大坑边高喊道:“太孙令旨,今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念及施工不易,特赏赐西瓜三大车以供解暑之用。”
听到这话的匠人们,当下齐齐跪地大喊:“谢太孙殿下赏赐。”
这等夏日之中,从早上天未亮就开始干,到现在已经是日中,朱英就让匠人们吃瓜解暑。
如今的西瓜没有后世那般甜,但对于匠人们来说,这可是最好的东西。
一口西瓜下肚,整个人都精神许多了。
许多人一边在吃的时候,一边还会念叨着感谢太孙之类的话语。
略作歇息后,匠人们干活自然更为卖力起来。
偷懒的小技巧在这个时候早已经抛诸脑后。
正午还未过去,蒸汽机就已经安装在了船舱之中,船底也用铁板打好,彻底完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