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
这话听着没问题,只是感觉怎么不对味?
王大舅面无表情道:“我们本来就是亲兄妹,自然长的像。”
他看向王月娘,说道:“娘也很想你,一直念叨着你,你和我去见见娘吧!”
王月娘一听,再次落泪道:“我也好想娘,爹呢?”
王大舅神情悲痛道:“当初我们逃荒到安南县,爹就因病去世了,我和娘只能留在安南县求生。”
只要顺着他的话深想,就该知道孤儿寡母的日子定然难过,难怪这么多年都没来找自己。
王月娘悲从心来,放声大哭道:“爹呀,你怎么去的这么早!”
王大舅又安慰了一会妹妹,等她止住了眼泪,这才提及边上的四个孩子,神情柔和地问道:“这都是你的孩子吗?”
王月娘哽咽道:“两个男孩,和稍小一点的女娃都是我的孩子,大点的女娃我大伯留下的孩子。”
王大舅提议道:“我来找人,也不方便带东西。如今你先和我去见娘吧,顺便准备份礼送给你公婆,感谢他们的大恩大德。”
“行!”王月娘也迫不及待的去见自己的母亲,当下让孩子在家看家,自己出去一趟,马上回来。
王大舅的马车就停在村口,赶车的是之买的车夫,姑且称之刘老头。
王月娘见了马车,不由惊讶,这时代牛马都是很贵的牲畜,尤其是马车,随随便便都是五六十两。她才注意到哥哥一身细棉衣裳毫无补丁,就连赶车的老仆也是一身无补丁的半旧半新衣裳。
可见王家是发达了。
王月娘心中的喜悦再次增了许多。
兄妹上了车,往县城去,路上不免谈及各自的生活。
王大舅将逃荒后的生活略微说了,只道自己因为淳朴,做事认真,娶了掌柜的女儿,如今小有身家。
随后细细地问了王月娘做童养媳的日子,每每听到她受苦受难就自责不已,义愤填胸,显得更心疼在乎这个妹妹。
到了王家见了王母,免不得母女相认抱头痛哭一场。
哭过之后,王母再次询问关心一番王月娘,嘴里不停地念叨:“苦了你了!”
接着又将家庭成员介绍给王月娘认识,并说道:“你哥哥的长子英哥儿去上学了,等晚上再介绍给你认识。”
适逢中午,王月娘还没吃饭,又哭到现在,当下肚子饿的呱呱叫,不由脸红起来。
细心体贴地王嫂子,忙道:“饿了吧?府里正好做好了饭菜,我们一边用餐一边说话。”
两个丫鬟忙去端菜盛饭,六菜一汤,有荤有素,很是丰富。
王月娘拘谨地坐在王母身边,一开始有些紧张,不敢去夹菜,可在王母和兄嫂的热情关怀下,很快熟悉起来,放开了吃。
因着惦记梨花村里的孩子,王母忙让王大舅去买礼物,待会把孩子一起带来。
王大舅道:“我一回来就让老刘去买东西了,等我们吃完也该买好了。”
按照吩咐,老刘买了活鸡一对,猪肉二十斤,米面各自一包,油一缸,白青红三匹上好的细棉布,放在板车上拉着。
回梨花村时,马车里堆满了东西,王月娘里面还能挤挤,却容不下第二人,于是王大舅便和老刘坐在马车面赶车。
就王月娘去见王母顺便吃个饭的功夫,她的亲人找上门的消息经过张大娘的宣传,已经满村皆知。
白爷爷白奶奶自然也知道了,还亲自去问了孙子孙女,得知是真的后,心里不免有些嘀咕。
因此王家人上门时,白爷爷奶奶并不惊讶,十分客气的将王家人迎进门。
白爷爷奶奶对王月娘这个童养媳并不好,甚至有些苛待,因此王家对他只有面子情,并不热络。
白爷爷白奶奶心中有数,如今看王家似乎是发达了,对视一眼,心道以后得对这个儿媳好些,免得她哪天改嫁。
这个世道虽然对女子苛刻,可底层人民生活艰难,改嫁不能说常见,但也不少见,本地甚至有些典当妻子的买卖。
王白两家相互间客气的问候一顿后,王大舅就告辞了,转头去接孩子们去县城。
王月娘知道孩子们第一次去王家,王家必定会准备些红包给孩子,却不想让白春妮也占到这个便宜。
只能怪王春妮总想欺负她女儿,还经常吃独食,就算得了好处,估计也不会交给王月娘,那王月娘又为何要让白春妮占到她娘家的便宜。
于是王月娘招呼孩子跟她去见外婆时,她对跟上来的白春妮说道:“春妮,你去爷爷奶奶家吧,我们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不仅白春妮愣住了,就连白沉音都怔住了。
好家伙,原来王月娘一直不拿白春妮当自己人啊!
白春妮眼巴巴道:“二娘,我也想去见见外婆!”
白沉音笑了笑,毫不留面子道:“你外婆在李家沟呢,这是我外婆!”
王月娘笑道:“你妹妹说的没错,你在家好好呆着等我们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