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华夷之辩
“既然张老弟这么豪气,我也不说什么了。”石可斓感慨一声,他是做不到这么豁达的。因为石家不是他说了算,还有很多族人在牵制着他。即便他有这个心思,也无法有这样的魄力。不是石可斓不想做出成绩,而是掣肘太多,他做不到如此豪赌的决定。
张正书笑道:“石兄能把有老船员找来,传授经验给我的船员,那我已经感激不尽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在海贸一途不是自己乱闯乱撞就行的了,而是要有
人带入门的。张家与石家联手做生意,这本来没啥,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但石家肯把船员的经验教授,这是一个不小的人情了。张正书这么说,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举手之劳罢了,如果张老弟想,随时也能找到几个老船工来。”
石可斓这么说也没错,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钱什么做不来?别说找几个经常出海的老船工了,就是招募一些极有经验的船工也是分分钟的事。
张正书笑了笑,岔开话题说道:“那我静候石兄佳音了。对了,炒茶和果酒一事,什么时候能签下契约?”
“此事……须得石家族人都同意才行。”
石可斓沉吟一番,才打算说实话:“不瞒张老弟,这石家之中也是人心不齐的,我虽然有点威望,但也不能左右事情成败。当然,若真如张老弟你所言,这炒茶和果酒真的能赚钱,那此事已经有九成可能了。”
张正书点了点,他自然知道这世上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的,特别是像石家这样的大家族。
“那有劳石兄为之说项了。”
两人再客套一番,约好了明日石家送钱过来,换取那辆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石可斓这才告辞离去。
等石可斓离去后,周铭才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酒杯,倒出了仅剩一点点的果酒,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小官人,这真是你酿的?”周铭才算明白,为什么石可斓杯不离口了,连后来离去的时候都有点步履阑珊,实在是这果酒太过好喝了。嗯,怎么说呢,就好像后世可口可乐第一次传入中国的时候,一下就征服了不少人,碳酸饮料的酸酸甜甜,是最讨好味蕾的。这“仙醁”果酒也是差不多,不过没有那酸甜的味道,只剩下清甜而已。
“怎么,好喝吧?”
张正书不太喜欢喝酒,哪怕是果酒也一样。但他知道,加入了甘油的果酒,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如果这果酒走私到西夏、辽国,那岂不是……”
周铭还没说完,张正书就好笑道:“那岂不是破产了?党项人和契丹人,哪里会喝这个,高度白酒才适合他们。不过,我们的高度白酒拿来做香水都来不及,怎么可能给他们?再说了,酒精是防止伤口感染的良药,是万万不能资敌的。”
周铭叹了一声,也不知道是可惜这果酒赚不了党项人、契丹人的钱,还是叹息那些党项人、契丹人不识货。不过怎么都好,这果酒是决计在西夏、辽国销售不了的了。
“不过,香水却是能走私的,那些党项人、契丹人的贵族女眷,会对香水很痴迷的。”
张正书知道,所谓党项人、契丹人,日后都会融入中国,成为中国人。所以,其实张正书对这些“异族”,并没有多少歧视的意思。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只是汉人自己不争气。如果汉人稍微团结一点,争气一点,又何惧党项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
要知道,中国向来不以血统论为依据的,就好像韩愈在《原道》里面说的那样: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但韩愈可不知道的是,这些“诸侯”之前,也是夷狄,被华夏征服了之后,认同了华夏文化,束发右衽,所以才为视为中国人。所以,才有那句话“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是故,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那时候,中国的文化是先进的,所以天底下的人都来学习。
但现在呢?周围的人都学习了汉文化,但都发挥出了各自的特色。唯独宋朝,死守着君子准则,肯定要吃大亏。华夷之辩,从一开始就不是血脉而论,而是文化而论。华夷之辨的标准是文化,强调的是保卫先进的华夏文化以求发展,反对的是屈从于夷狄习俗而倒退苟安,重点所在是“以夏变夷”,并以此确保以华夏文明教化夷狄文化,中国一统于华夏民族,传承华夏文明。为了防止以夷“乱华”和夏“变于夷”,就必须在“大一统”的格局中存在“华夷大防”。
听起来很拗口,但其实就是:我的文化最先进,你就得听我的;要是听你的,文明就倒退了。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五胡乱华就不说了,一次大倒退,差点汉人被灭绝;金灭北宋、元灭南宋,实质上是一样的,都让文明出现了倒退;清兵入关,更是让中国直接停滞了发展。可见,老祖宗的智慧和远见,是极为正确的。
所以,张正书也不会圣母到:既然党项人和契丹人他们日后都是汉人,那就不用打生打死了吧?
殊不知,老祖宗还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春秋管仲说过:“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