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龙潜于渊45 王佐之才
为防万一,在法正出发前,她写了封密信给驻扎在汉阳的皇甫嵩,让他秘密调派人马走五丈原前往祁山,屯兵于此。若刘璋不降,便从祁山攻入益州,直取成都。
两手准备,方保万无一失。
事情比料想顺利,在一个月后,她便收到了刘璋投诚的消息,她自然信守诺言封其为扶沟侯,迁居雒阳。
在交接益州时,汉中张鲁也望风而降。刘谢便这样只花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门,兵不血刃拿下益州。
关于张鲁后续安置,刘谢并没有过多为难他,收了他的权,让其好好修他的仙去。
拿下益州头号大事,便是将甘蔗运往益州栽种,与之配套前往的还有大司农底下的一众属官,专门去传授种植经验。
甘蔗生长周期是一年,也就是一年之后,她便能收获众多甘蔗。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制糖厂的修建。
甘蔗主要用来炼制红糖、白糖,提炼技术也是相当简单,直接榨汁、熬干、凝固便成了红糖。
至于白糖的发现,说得上是一次巧合,工人在制作红糖时不小心将草木灰倒入其中,一锅糖就这么被毁掉了。工人舍不得,便将凝固的糖融化后过滤,没成想过滤后凝固后成了洁白的糖霜。
之后人们便据此发明了“黄泥水凝糖法”,最早记录于《天工开物》中。
恰巧的是,刘谢刚好有这本书,她不仅将这本书印刷后让大司农府人手一本,还让其在太学中普及。
说起太学,变化不可谓不大,刘谢也不知道王莽是如何说服太学里那群老顽固,让这些人接受所谓的“低贱”书目。
太学学生大多数都是十几岁的少年,正是好奇的年纪,对于这些有趣书籍爱不释手,而作为讲授此门课程的老师,王莽也最是受学生们欢迎。
为了多培养些技术人才,刘谢专门颁布了道诏令,无论是学算数、技艺、还是这些新兴学派,都可以在通过相关考核后委以官职。
但考生们能选择的地方只有两处——太仆寺和大司农属。她现在也不敢全面推广,只敢弄两个试点试试水,看看门阀的反应。
毕竟改革这种事,自古以来受阻颇多,践行改革的人也多半没有好下场,商鞅、主父偃自不必说,就连搞“唯才是举”的曹操也惨遭滑铁卢,大本营差点被张邈和陈宫猝不及防的反叛给一锅端了,要不是有荀彧在后方死守三城,那么“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就是曹老板了。
*
近些时日,汝南月旦评(注1)悄然兴起,甚至这股风都刮到了雒阳,无论是士族还是世家都趋之若鹜。
“月旦评?是何物?”在陈泰向她说起前从未听说过。
“回陛下,月旦评是由汝南许劭、许靖二兄弟所主持,对当下政事以及当下人物所做的点评,因其固定在每月初一,故称‘月旦评’。
无论何人,一经品题,身价百倍,盛极一时,是以颇受士人所追捧。”
刘谢了然,这不就是古代版的公知吗?
“能人自然自有朝廷选拔,怎能凭他一人之言?简直是荒谬。”刘谢冷笑,这种完全主观的东西也能受人追捧,简直可笑。
“这许劭是想干嘛?取代朝廷,选拔人才都由他说了算?”也就是仗着汝南不在她实控范围内,那许劭才如此大胆!
猛然想起如今是月初,她又问道,“那本月又所评为何人啊?”
“是颍川荀彧。”
听到熟悉的名字,刘谢倒是来了兴趣,“那他是如何评价荀彧此人的?”
“这……”陈泰犹豫了下,随后才道,“他评荀彧是王佐之才。”
说到这,陈泰想起今日要禀报的第二件事,“陛下,据前方斥候传来消息,荀彧如今回了颍川。”
颍川人才多如牛毛,可惜都不呆在颍川,恰巧颍川离陈留极近,她便让人盯紧颍川大族的一举一动。
没成想她这招守株待兔,还真就等到了荀彧这只兔子。
只不过当初袁绍奔走冀州,因其四世三公的名头太响,天下俊杰多有投奔,其中颍川士族也去了大半。
据她所知,荀彧也在其中。只不过好好的荀彧怎么回了不在控制范围内的颍川?袁绍那么就那么放心?还是说其中另有隐情?, ,887805068
次日,刘谢以法正为使臣,星夜赶往益州。
她站在高耸的城楼上,目送着法正离去,看着远处愈发渺小的身影,她没来由想起刘艾……那个为国尽忠却身首异处的汉使,刘满的父亲……
为防万一,在法正出发前,她写了封密信给驻扎在汉阳的皇甫嵩,让他秘密调派人马走五丈原前往祁山,屯兵于此。若刘璋不降,便从祁山攻入益州,直取成都。
两手准备,方保万无一失。
事情比料想顺利,在一个月后,她便收到了刘璋投诚的消息,她自然信守诺言封其为扶沟侯,迁居雒阳。
在交接益州时,汉中张鲁也望风而降。刘谢便这样只花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门,兵不血刃拿下益州。
关于张鲁后续安置,刘谢并没有过多为难他,收了他的权,让其好好修他的仙去。
拿下益州头号大事,便是将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