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句句在理
赵永水甩甩手上的水渍,再接过赵义递来的毛巾擦干。走到堂屋的饭桌边,他还是自顾笑个不停。
几人都坐了下来,一个劲地追问他为什么开心。
故作玄虚好久,赵永水伸手从细柳条编成的笸箩里,拿起一张大烙饼。
他又“呼呼”地吹了几口气,以降些烙饼的滚烫热度。撕开一半递给赵玥,他才带着极为自豪的语气,说着上午的经历。
他上午去谈入股的事,说过之后,却见李德发并不是很感兴趣。
赵永水心知能拿出来的全部现金,也就是这八百多块,应该是人家看不上眼。
既然如此,他也就不敢过多提及。正要转换话题,他又看到李德发看着自己,一个劲地笑。
也被对方逗笑,赵永水还没发问,李德发就想说出口:“永水啊!你好命啊,遇到了大好事!我本来也想带着你一起做点事,但看你日子过得太艰难,怕你挣得起、亏不起。”
赵永水本来信心满满,听到村长说还有可能亏钱,不禁心中打了退堂鼓。
李德发并未察觉,继续说着:“现在都好了,采石场虽说规模不大,运转倒都已经正常。我还真准备买辆手扶拖拉机,呵呵,你就把钱‘送’来了!”
说着,他就起身寻找纸笔,口里还说着:“先不说别的,就冲你们家有这好命,你不干,我李德发也要拉着你干呢!”
赵永水听到这话,心里顿时安定下来。他连忙撩起衣襟,把裹在布包里的钱,从裤腰带里掏出来,放在了桌子上。
李德发清点之后,把剩余的75元退给他,只说弄个整数好算账。
两人签了协议,再用大拇指蘸上红印泥,在各自签名处按了红指印,这事就算定下了:每年春节前,赵永水可以从采石场,得到八个点的红利分成。
两人擦擦手上的红印泥,重新做下来。李德发递来一支烟,赵永水连忙把口袋里红梅烟取出来。
想起现在一抽烟就恶心,他就带着心里的疑惑,李德发先点上一支。
见李德发抽得津津有味,赵永水早已是按捺不住。心里打着鼓,他还是点上了一支。
烟雾刚吸进口中,他立刻咳嗽加恶心,难受不已。
“呸呸”着吐了几口唾沫,他把手里的烟卷恨恨地扔在了地上,再用脚使劲捻灭。
李德发看着赵永水的举止,觉得很是奇怪。
问明之后,他也是更是诧异:“还有这样的事?按说你也抽了二三十年,就说抽烟对身体不好,可戒烟也很难的。现在,”
他打量了一下赵永水,再接着说:“你还真有戒烟的样子了。说起来,这是好事啊!”
烟草的危害,人尽皆知。从开始的尝鲜,到后来的欲罢不能,甚至想要戒掉,数次戒烟而未成功的,大有人在。
李德发年龄渐长,当然也想戒烟,只是没能戒掉罢了。见赵永水似乎是一夜之间,就已有了戒烟的反应,他只有羡慕不已。
也别说农村人迷信的话,这世上迷信的人,何止是农村人。就是教授专家们,对于某些寻常小事,比如气功、经脉等问题痴迷不已,又还都是理解得很模糊。
接连发生在赵家的事,别说一般老百姓,就是李德发这样的干部,也在心里暗自生出对老天爷,包括对赵家的敬畏之心。
能把带着老天爷祝福的赵永水,拉进自己的事业中来,是李德发求之不得事。更何况,他还想让赵玥,做自己的儿媳妇。
现在,赵永水主动找来,更还拿出所有的积蓄。心中暗赞过去两人的交好,极为正确之后,李德发立刻答应下来。
不提这些带着私心的想法,李德发也的确有为村里人着想,而不容易实现的感叹。
作为村干部,他出于对把工作做好,以及对自家想要致富过好日子的念头,当然并不比任何人少。甚至因为对于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他只有比一般人更敏感、更迫切。
想要致富,想要带头致富,在永乐村里找到合适的人选,并不容易。
永乐村,按说也是个大村子,人口也有一两千人。这些人里面,头脑精明的,比如甲鱼收购商那样的,都自己明里暗里倒腾着干事去了。
除去这些人之外,再要找出肯多出力,肯拿出钱来投资的村民,只如同大海捞针一般。
寻常的村民,只知道挣工分、种好地。平时让他们多干一点都不行,到了春节结账时,少了一分也不敢。
这就是老实了几千年的国人的基本信仰:出一份力,得一份收获。
李德发感慨多时,再对赵永水称赞不已,说他现在忽然间就是榆木脑袋开了窍,知道致富不仅要靠卖力气,还要靠智慧,靠胆识。
对于李德发的夸赞,赵永水哪里都能听得懂。只听个大概,他就已经是笑逐颜开,知道这是村长亲口夸赞自己无疑。
心情愉快之下,赵永水就轻松地提起了赵玥所说的采沙场、沼气池的事。
李德发听了,许久没有作答。直到手指被燃烧着的纸烟烫到,他才哆嗦一下,把烟头丢在了地上。
赵永水见到他的这个状态,只以为是自己说多了话,好像是在嘲讽一村之长,还不如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