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 18 章
江大姑和李旭上次来看望江南, 给她带了不少东西,江南一直想还礼回去,找不到合适的礼物和时机。
这天碰巧听见办公室两个女老师在讨论有不要肉票的猪肉卖, 她凑了过去,央着她们一起,左拐右拐到了黑市,一口气买了五斤, 又到卫生院用病例单开了一斤红糖,另外带了一些小礼物, 才往江大姑家去。
骑车到村里时, 正遇上下工,她不好横冲直撞, 索性下车扶着走。
路上认识她的人,跟她打着招呼, “小南来看你大姑呀?”
江南笑着点点头, 见人往她车头上挂的篮子里看装了什么东西,也当没看见, 就是在这时,听见了村里人议论赵瑞和岑知青的事儿。
她这才知道这俩是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 心内不停感慨难怪六度空间理论说,通过六个人就能认识全世界的人。
这也太巧了, 世界真小。
“姐!”
江南正思维发散走着, 就听见李旭的声音。
她回头, 只见李旭扛着锄头冲她跑过来, 然后动作熟练地把锄头往车上一架,就将车接了过去,问她, “你怎么有空回来?”
江南笑道,“天天吃食堂腻了,来家改善改善伙食。”
李旭知道这肯定是谎话,她姐可能带了东西,生怕他妈不要。
两人闲聊着回了家,江大姑见到江南很惊喜,“你怎么来了?”
江南把篮子从车上取下来,将东西一样一样拿出递给她,解释道,“小妹不是快生了吗?我接下来可能没时间过来,就想着提前把东西带来给您,到时候您帮我捎去。”
江大姑生了两儿两女,老大和老幺都是女儿。老幺三年多前嫁到了隔壁公社,再过两个月就要生二胎了,那时正是江南备考的重要时期,不能跟他们一起去。
江大姑摸了摸手上厚厚的细棉布,“你这是买了多少尺?”
江南随意道,“肯定不够两身衣服。”
实际她把手上离婚分到的布票都用了。
她衣服够穿,这两年都不用做新的,过两年又取消布票了,用不上就全买了。
江大姑又瞧她提出的肉,心疼地直吸气,大手拍了她一下,“怎么买这么多,钱多烧的慌!”
江南调皮一般地闪过,将肉拎出厨房,交给原主的二表嫂孙秀珍,“二嫂,都做了吧,天儿变热了,不经放。”
然后,坐到土灶面前帮她二嫂烧火、择菜。
她二嫂也心疼,“这都做了能当饭吃!”
“那就当饭吃!”江南笑。
江南说来改善伙食,并不是虚的,江大姑这一手红烧肉可是拿手菜,全家人都吃了个肚圆,惬意地坐在院子里纳凉消食。
只有李旭坐了会儿就又扛着锄头出门了。
江南看了下手表,这还不到上工时间。
江大姑见她疑惑,摆手道,“不用管他,这两天和赵瑞折腾自留地呢,说要种什么西红柿,白耽误功夫!”
“种西红柿不是挺好的吗,怎么会耽误?”江南奇怪。
江大姑给她解释,原本自留地除了种点儿自家吃的菜,剩下全用来种番薯喂猪。
赵瑞今年不打算种番薯了,那二分自留地要全种西红柿,说是要种了卖,猪不够吃,就用卖西红柿的钱再买番薯。
“你说说这是不是瞎折腾?”江大姑摊手。
江南明白江大姑的意思,她认为卖西红柿可能会亏本,钱还不够买番薯,或者赚得不多,却要多倒腾一道手,浪费时间精力。
这也正常,毕竟农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了菜,在村里人的认知中,菜不值钱、卖不上价。
但村里不缺菜,不代表城里不缺。尤其本地不产西红柿,这年头运输业又不发达,西红柿在安城还是稀罕物呢!
“大姑,您这话说早了,我觉得小旭他们能赚。”江南肯定道。
这赵瑞还是挺有头脑的。
眼下改革开放还未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没萌芽,国家只允许农民小规模贩卖一些自己产出的农副产品。自留地不多不少,产量不会达到投机倒把的量刑标准;西红柿是稀罕品,定价略比其他蔬菜高一些也合理。
也就是说,赵瑞和李旭说不准能合理合法地小赚一笔。
事实上,赵瑞也确实是这样计划的。
他这辈子打算立足本地,从生产源头开始做生鲜,先从优质菜贩子开始积累资本,过两年能大量承包土地后,就搞蔬菜大棚,扩大生产做生鲜超市,到国家允许私人长途贩运,他已经积蓄了力量,又可以做供应链,或生鲜超市连锁。
虽然远不如上辈子,但已能衣食无忧,他可以安心陪母亲养老了。
江大姑将信将疑,倒是李昶听了,思量了会儿,劝江大姑道,“妈,咱们家的地趁还没插苗,也种西红柿吧。”
江大姑皱眉,还是不太愿意,李昶再接再厉道,“您什么时候见赵瑞做过赔本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