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
“马上秋收,各家都有秸秆,咱们给收上来做成青储饲料,冬日各家缺青储的时候,不就有用了。”
从一开始,纪元就知道读书费钱。
靠着他每日挖草药到现在也只够纸张的钱,一本完整的书都没有。
这还是在村里读书,以后只会更费钱。
看考了秀才的黄夫子就知道生计艰难。
纪三叔他们那的几文钱更是不够,所以纪元一直在找其他出路。
眼看秋收将近,纪元便打上秸秆的主意。
做青储饲料!
冬日卖出去!
只是他八岁的孩童,干这个真的不行。
但安大户家可以啊,他家人丁多,安大户也是爱钻营的。
果然,最爱钱财的安大户眼睛一亮。
好办法啊!
他觉得可行!
安大娘子却兴致寥寥。
挣的钱全都是公家的,对她而言就是多了差事。
不过要是能把牲畜照顾好,确实也不错。
安大海已经摩拳擦掌:“爷,咱们房子后面不就有空地,提前把窖挖好,等秋收一过就能按照纪元说的储藏了!”
安大户不想接话,反正他已经知道怎么储藏,可以自己干的,不带纪元。
只是话到最后,纪元还是笑眯眯地:“是啊,挖的时候可以喊上我,我知道怎么挖最好,毕竟要是藏坏了,那就得不偿失。”
好小子,在这等着他呢。
安大户确实想挣这个钱,对他而言,就是家人一起出力的事,能用力气还钱何乐不为。
“人力物力损失都是我家出。”安大户直接道,“最多分你两成。”
“两成便两成。”纪元起身谢过,“那咱们就说好了!”
安大户眼睛一瞪,怎么觉得小纪元想得就是两成?!
答应的也太快了!
纪元还是笑眯眯地,喊着大海一起去背书,他一边割草一边背。
安叔公说得没错,他确实就想要两成。
点子再好,也要有人干。
靠他现在的小身板,一没气力,二没工具。
拿着双手挖窖,挖两年也挖不出来。
必须七八个壮劳力一起开工才行。
力气之外,还要有原料。
要么许多人一起割青草,要么有人出钱收秸秆。
一个弄不好,青储说不定还会砸手里,那就血本无归了。
更不用提后面的销售,记账,找人脉兜售,都是活。
现在安叔公一家会全权包揽。
他只要过去指点一下怎么储藏便有钱赚,赔了也不是他的事。
一本万利的买卖。
对他而言,还是背书要紧。
安大户家也是说干就干的,第二日安叔公带着儿子侄子们去挖窖,他也仔细,准备先挖个小的,再割青草储藏,试试纪元说的方法。
不过他既然说分给纪元,就不会食言。
于是纪元除了背书外,又多项事,去看安大户他们挖青储窖,跟着割草。
第一个青储窖两米深,所有青草用铡刀切碎,均匀地铺在里面,一层层地铺。
现在的青草水分高,不用再补水,等到秋天草水分降低,还要洒水补湿,达到百分之七十五的水分最佳。
做着做着,安叔公对纪元也算心服口服,虽然还觉得给纪元分钱心疼,却也知道小纪元确实有本事。
只是这样还不够,如果青储饲料不加发酵剂会影响营养成分。
纪元又用酸菜泡菜等物调配乳酸菌,跟着水混合倒入青储窖,保证青储饲料可以发酵。
安叔公跟安大娘子都是养久牲畜的,知道牲畜吃些酒糟养的会更好,自然不会反对这种做法,心里还暗暗感慨,自己怎么就没想到。
在青储窖里铺饲料的速度要快,从收割到放到里面压实,不能超过三天时间。
每铺三十厘米,就要让牛拉着大石碾过一遍,确保紧实。
等离地半米时,直接封窖。
安叔公一家都做惯了事的,纪元看着就知道,这家能成为大户是有原因的。
既然头一个成了,后面就更简单。
只是又农忙又要青储,他家整个秋天都脚不沾地。
连安叔公这么抠门的老头,都让自家杀了几只鸡给大家补补。
炖鸡汤的时候,专门给纪元留了一碗。
纪元美滋滋喝完鸡汤,又听安大娘子说九月大考马上要来了。
九月大考一来。
便临近十月。
考县学的日子越来越近。
这几个月里,安大海跟安小河的成绩起起伏伏,第二第三轮流着来。
只有纪元稳居第一,他肯定有考县学的资格。
纪元担心也从来都不是这个。
而是县学的名额,为三百选二十。
全县的学生里考进前二十,这绝对不是简单的事。
更别说他才学了多久,还有他那手字。
虽大有长进,但跟从小练字的学生比,还是差了很远,更别说他不舍得多用纸张。
纪元回味了下鸡汤的滋味,一边搅拌草料,一边默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