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宁二婶
下山村,顾名思义在山脚下的村庄。下山村三面环山,距离道家的白岩山很近。
村里有百来户,也算是个大村庄了。
村里人大多分为三个姓氏,张、马、宁,马姓在村里是最多的一个姓氏。百年前,下山村也叫马家存,后来搬来的人多了,马家村也改成了下山村。
沿着碎石路拐进土路,走上十来分钟就到了下山村。
村口并排长着两颗高大的白皮松,树下聚集着不少村民唠嗑闲话。
几个三四十岁的婆娘聚在一起,嗑着瓜子闲聊着。
“唉!?你们看,那边是宁家父子吧?”
“哟!可不是,这一去得有十多天了吧!?”
“什么十多天,我记得清楚,上月十二号出的门。今儿都翻月了,这得有二十多天了。”
“唉?!你们看他们还带着个娃娃回来。”
“哟?宁老头不是去海市找女儿的吗,怎么找了个小娃娃回来?”
“马三家的,你腿脚快,回去告诉宁二婆子,她家老头和儿子回来啦!”
“唉!”一个穿着蓝色碎花上衣的年轻妇人,转头就往村里跑。
这马三家的是出名的大嗓门,这一路跑一路喊,没一会儿功夫,几乎大半村子的人都知道宁老二从海市回来了。
宁洪福带着儿子外孙女刚进村,就被村口的一群村民围住了。
“哟!宁二叔,您这是回来啦?”
宁洪福硬撤出笑,和乡亲们打招呼。“是啊,回来了。”
“这去了多少天啊,那海市还真够远的啊!”
“二叔,这娃是谁啊?你家的!?长得可真水灵啊。”
“唉?这孩子身上怎么还有伤啊,不会是路上摔得吧?”
“二爷爷,你们去海市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了?”
“哟,这个包还带锁头呢,藏着什么贵重东西了?”
热情的村名八卦之火熊熊燃烧,你一句我一句的问着,恨不得宁洪福将这一路的事儿和他们一五一十的交代一遍。
宁洪福也早习惯了乡情们这种过于热情的迎接方式,脸上的笑容不变,嘴里嗯嗯唉唉的敷衍着。
宁诚一把抱起宁秋,和爹加快脚步往家赶。
这会儿,马三家的媳妇一头冲进村东头的院子,扯开嗓门就是一顿叫唤。
“二婶,他二婶,宁二叔他回来了!”
正在灶房里贴着饼子的朱熹妹,一把丢开手里的抹布,快步来到院子。
“你说什么?!人回来了?”
马三家的一手撑着腰,呼哧呼哧的大喘气。
“可不是吗,眼看着宁二叔和诚子往村口走,他们还带着个娃。”
“娃?啥娃?”
“娘,怎么了,是爹和诚子回来了?”从屋里走出个二十多岁的媳妇。
“可不嘛,”马三家的喊道,“你家诚子也回了,还带着个娃呢!”
年轻媳妇一脸懵,“娘,我去瞧瞧。”
“唉,你快去。”
还没走出院门,就见公公和自个儿丈夫从道上过来,丈夫手里还真抱着个娃。
看到自个媳妇,宁诚快走了两步。
“媳妇,我回来了。”
张何萍见丈夫回来当然高兴,但看到他手里的孩子,又皱起眉。
“这孩子是……”
宁洪福走到边上,“进去说吧。”
一家人进了院子,把院门一关,将马三家的挡在了门外。
看着被合上的院门,马三家的嘴里嘀咕。
“说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呢,大白天的还得关院门。”哼了一声,不情不愿的走了。
一家人坐在堂屋里,两个男人神情纠结,不知该怎么开头。两个女人盯着忽然出现的陌生女娃,脸上的神色惊疑不定。
“这到底是咋回事?让你去找女儿,你怎么找了个女娃回来?”朱熹妹板着脸问老伴。
宁洪福用力抹了把脸,像是鼓足了勇气,这才说道。
“咱们的女儿,病死了……”
朱熹妹先是一愣,然后‘噌’的一下站起,抬手就往老头子的肩上打。
那可是真打啊,那一声声闷响,听得人心里发凉。
嘴里骂道,“你这个老不死的,我看你是活糊涂了!你咒我女儿,你还想不想过了!!”
宁诚立马去拦,可他老娘太凶悍,身为儿子的他也不敢真动手拦,只能挡在爹面前。
“娘!你别怪爹!!妹妹是被姓沈的那家害死的!!真不怪爹!!”
边上宁诚媳妇也帮忙拉着,“娘,您让爹把话说完啊!娘!”
朱熹妹喘着粗气,指着宁洪福。“今儿你就把话给我说清楚!!说不清,这日子咱也别过了!!”
宁洪福垂着头,双手用力的撑在膝盖上。就算看不到表情,也能从他的话语中听出满满的悔恨。
听老头子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完,朱熹妹一屁股坐回凳子。面色发白,双眼发直,半晌都没说一句话。
边上的张何萍也瞪大眼,她还以为小姑子是去城里享福去了,没想到竟然会这样。
许久堂屋里没人说话,安静的有点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