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越之汉武娇主 > 42.纸张专卖

42.纸张专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外臣们大多年事已高,正襟危坐大半个时辰难免腰酸腿痛,闻言纷纷感谢皇帝厚待,随中常侍外出。

外臣们刚走,李令月就从屏风后跑了出来:“父皇!父皇!”

“小月亮想说什么?”

刘彻搂住女儿,温柔问道。

“姣儿以为,大夫之言并无不可。”

“你支持郑当时的建议?”

“姣儿并非支持郑当时的建议,姣儿是觉得只有天下百姓都知道纸的好处,才会有更多人愿意买官府制作的高质量的纸,而且,用得起纸的人越多,读书的人也就越多,可以为国效力的人才越多。”

“……姣儿的想法正合朕心。”

刘彻摸着胡子,嘴角抑不住笑容。

纸在书写领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得到大规模推广,必然出现纸书,而相较于笨重累赘的竹简书,纸书具备易传播,易誊抄、易保存等多项优点,可以间接降低读书门槛,增加读书人的数量。

届时,读书不再是贵族世家名门的特权,普通富户也能读得起书,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参加朝廷选拔,成为国家官吏,长期以往必定能进一步打压世家贵族,加固皇权。

……

半个时辰后,关于纸的制造、销售会议继续。

刘彻接受郑当时的观点,向天下公布敬武纸的制造流程,允许民间自行制造、销售纸张,同时中央设立专门官员,负责在全国各地开设造纸场地和销售场地,不仅销售敬武纸,还将销售五经纸书。

“陛下,您这是要——”

“用经典教化百姓,这不正是你们一直希望的事情?现在朕雇佣人员誊抄五经制成纸书出售给地方,你们反而有意见?”

刘彻嘲讽反对销售纸书的公卿老臣。

老臣不敢辩解,只能低头赞同。

最终,皇帝任命内侍桑弘羊为敬武纸推广全国事务的主负责,管理长安城附近的造纸场地,从中选出品学兼优之人派往地方官署开设造纸场地,制造、销售纸张,并将此技术传授民间匠人,允许民间自行制造、销售。

誊抄经典、制作纸书、发往地方官府销售的工作则由大儒董仲舒的学生们负责。

“陛下英明!此举乃是万民之福!”

朝臣们齐声感谢皇帝。

刘彻却道:“敬武纸是朕的女儿、敬武长公主首先想出来的,同时,她也坚决请求朕将纸推广天下。所以朕希望天下人用上敬武纸的时候不仅感谢朕,也要记得敬武长公主的恩情!”

“臣等明白!臣等必定将陛下与敬武长公主的恩情铭记五内!”

……

……

很快,用楮树皮、嫩竹麻、稻草为原料制成的表面涂黄檗汁防虫蛀的敬武皮纸就风靡全国,后经匠人实践改良,以竹为原料制出质量更好的敬武竹纸,文人无不用过一次就爱不释手。

民间工匠学到官府推广教授的敬武纸的制作手法后根据实际生活,用陈草、破渔网等做出质地粗糙但成本更低、普通百姓都能用得起的敬武稻纸。

不到一年时间,纸就取代竹简和丝帛,成为朝堂官员和茂陵富户的主流书写工具,民间百姓也开始接受并使用纸,不少人别出心裁地将纸张抹成红色,或是贴在祭品表面献给先祖,或是作为嫁娶装饰。

销售敬武纸赚到的大量钱财让刘彻几乎一整年的心情美好,连汲黯的脸都感觉比往常顺眼,直到匈奴趁着秋天膘肥马壮再次劫掠边关郡县的奏报送进长安。

天子震怒。

“这群强盗,必须彻底解决!”

然而大汉除了匈奴这个百年外患,还有洪水天灾的内忧困扰。

几乎同一时间,崤山地区发生大洪水的消息也传到了未央宫。

面对十万火急的灾情,刘彻不得不暂时放下讨伐匈奴的计划,集中精力调集粮食赈济受灾百姓,之后又陆续将七十多万灾民迁徙到函谷关周边郡县,由官府提供衣食住行,出借农具帮助灾民在新家园扎根。

大汉最近几年好不容易攒下的钱连同售卖敬武纸所得利润几乎全填进了这场绵延数年的赈济、安置行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