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天兵天将
“按照李牧说的去做。”赵括看罢,将信件还给刘平,接着看向赵安,沉声说道,“过来。”
“父王!”赵安躲在刘平身后,泪眼婆娑的看着赵括。
“大王,要不就算了吧,公子还小,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了。”刘平抱起赵安,揉了揉赵安的小脑袋。
赵安的年纪和他孙子差不多大,是他看着一点点长大的,刘平几乎将其当成亲孙子一样疼爱。
“明天到学院之后,去向老师道歉,并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再这么做了,记住了吗?”赵括沉声说道。
“记住了。”赵安脑袋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
“去吧,过几天我会考教你功课。”赵括说道。
赵安如获大赦,屁颠地朝着远处跑去。
“孩子大了之后,越来越难管了,难怪老人们会说,七岁八岁狗都嫌。这还没到七岁呢,就到处闯祸,要是到了七岁,那还得了。”赵括颇有一些无奈,四个孩子没有一个省心的,一个比一个皮,天天惹祸。
短短一个月,学院祭酒已经找他告三次状了。
即便他身为国君,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只能道歉,保证以后一定好好管教。
刘平笑而不语。
“李牧这次在燕地搞出了不小的动静。不过此次之后,燕地应该不会再闹出什么动乱了。对了,燕国王室有没有跳出来的?”赵括问道。
赵国吞并燕国之后,只是将燕王和一众公子抓到了赵国,至于那些旁系,和对待普通贵族一样,只是清丈土地,登记户籍,并没有抓到赵国关押起来。
“没有。燕国各地都有贵族站出来反抗,唯独王室没有人站出来,仿佛已经认定了燕国灭亡的结果。”刘平说道。
燕氏虽然没有像田氏那样,使用自己给自己戴绿帽子的逆天法术,让宗室的数量瞬间遍布整个国家,但毕竟是传承八百年的大族,族人还是有不少的,按理来说,应该会有人站出来,赵国也做好了准备。
但这些王室仿佛认命了一般,没有闹任何动静。
“燕氏倒是比其他贵族识时务。”赵括笑着说道。
不管燕氏是真的臣服赵国,还是假的臣服赵国,他都不在意。如果燕氏现在站出来,还能够凭借着燕国残留的威望以及贵族的配合对赵国造成一些麻烦,等再过几年,燕地民心皆附,就算想光复燕国也晚了。
“其实燕国大部分贵族对我赵国并不恶感,如果我赵国能像燕国那样,给予贵族一定的自主权,贵族会对我赵国甚至比对燕国还忠诚。”刘平说道。
没有哪个家族不希望依附一个强大的国家,特别是对于燕地这些位于边境的贵族,他们比中原的贵族更加懂得国家的意义。
过去几十年,燕国一直遭受北方东胡、楼烦的侵扰,只能依靠长城防守。自从赵国灭掉楼烦,帮助燕国大败东胡之后,燕国再也没有受到过胡人的侵扰。
因此大部分贵族对赵国是感激的,他们也不反感赵国入主燕国。
天下纷争数百年,朝秦暮楚者比比皆是,相比较王位上面坐的是谁,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什么自主权,不过是为了掌控地方,架空王权罢了。寡人倒也不是不能给他们,想要,就用功劳来换取封地,不要说自主权,连赋税都是他们的。”赵括冷声说道,“对了,告诉相国,给燕地调棉衣过去的时候,别忘了给张掖郡和陇西郡也调一批过去。”
“诺。”刘平说道。
“中原的棉花产量还是太少了,无法照顾到每个地方,也不知道袁华航道探查的怎么样了。”赵括说道,他还指望让袁华率领船队开辟从赵国到孔雀王朝的海上商道呢。
河西走廊虽然也能够沟通两地,但陆地运输成本太大了,双方只能交易价格比较昂贵的商品,比如丝绸、陶瓷、珠宝、香料等等。
这些玩意虽然能够极大促进赵国经济发展,但对于赵人生活水平提升极为有限,而且需要很长的周期,从贵族到名门到乡绅,最后才能惠及到平民。
如果是棉花、粮食这些价格很低,需求量极大的商品,即便是路上没有出现任何意外,从孔雀帝国一路运到赵国,也只有贵族能够穿得起棉衣,平民想都别想。
如果只是面对贵族,赵国现在产的棉花已经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再进口。
赵括的要求是让平民也能穿得起。
因此只有走海运,才能够将成本降低到最低。
至于海运容易翻船,赵国经过多次技术改进,特别是将平底船改为尖底船之后,已经将翻船的概率降到足够低了。
而且从赵国到孔雀王朝,全部都是沿着大陆架的近海航行,并不需要出远海,危险性不高。
不过袁华出海好几个月了,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赵括不知道的是,袁华此时正在中南半岛教导当地土着如何种植庄稼、规划田亩、饮水灌溉,施肥等等一系列种植技术。
一个多月前,袁华路过这里,准备上岸取一些淡水,结果还没下船,一群衣不蔽体的土着从树林中跑了出来,见到袁华等人就跪在地上不停磕头。
这些年袁华闯荡四方,见过的土着数不胜数,有见到他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