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重生1984当富翁 > 第34章 年将近

第34章 年将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腊八过后,松江的气温一直保持稳定,如果用一句话形容,“能把人冻成狗”是非常贴切的。

按理来说,李卫民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抗寒这方面,应该是领先全国的。m.gΟиЪ.ōΓG

然而,事实却是李卫民的抗寒能力,只能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准。

对于李卫民天天坐在炉子旁边的行为,没少受王全取笑,每当这时,李卫民都用翻白眼的方式给予回应,毕竟在后世,全世界的气温受工业化影响,这么冷的天已经不多见了。

“与安东见面的那家伙情况已经打听清楚了,叫卢学有,他老子卢广志当年应该是在国营厂上班认识的大黑瞎子叔叔,只不过卢广志前几年去世了,卢学有顶了他爸的班,一直在机械厂工作。”

王全的办事效率高,第二天就把消息打听回来了。

“我特意找卢学有同事们打听了一番,据他们同事所说,这个卢学有平时脑子比较活,在单位里和领导的关系处的比较好,不到30岁就以工代干成了车间主任,只不过....”

说到这里王全顿了顿,想了一下措辞继续道。

“只不过,卢学有这家伙,不知道怎么想的,前段时间在厂里办了停薪留职,说要搞什么下海经商。”

王全说完还满脸的不可思议,这个年代对于大众来说,个体户和铁饭碗,大多数人还都倾向于后者。

即使如今王全这个名副其实的万元户,也是费解卢学有这个决定。

如今的“铁饭碗”可不是说说而已。

衣,有单位发放的工作服,厂服,入冬还有棉鞋。

食,单位有食堂,菜每天都不重样,价格比外面的饭馆低了不少。

住,有单位宿舍,成家了还有单位发放的职工住房。

行,厂里有大解放,有拖拉机,出个远门去调度室一查,要是有顺路的,和领导招呼一声就能走。

要是有什么头疼脑热的小的国营厂有自己的医疗室,大国营厂直接就有自己的医院,像什么将来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拿电机厂来说,从幼儿园到中学,厂里都给职工们准备妥当了。

“不行你去厂里上班。”

李卫民调侃了王全一句。

机械厂他是知道的,距离电机厂没多远,也属于国营大厂了,严格说来这俩同属的国家企业还算是兄弟单位。

“拉倒吧。”

王全头摇的像拨浪鼓般,虽然铁饭碗待遇好,但是挡不住工资低,一月几十块的工资,让每天经手外汇的王全是看不上眼的。

李卫民看的莫名叹息,如今的个体户与国营职工之间的社会矛盾已经初步形成。

80年代中后期民间流传着“造导弹的,挣不过卖茶叶蛋的。”这话充分的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沉吟了好一会,李卫民道。

“这个卢学有点意思,回头你先接触接触。”

从1984年第一批顺应时代潮流,下海经商的人们开始,再往后的许多年里这种现象将会愈演愈烈,像卢学有这样的下海国营职工,只不过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既然知道了卢学有不是上面的人,李卫民也就放下心来。

虽然卢学有算是这个时代,敢为人先的那一撮人,但是很明显,他第一桶金选择的方向出了一些错误。

......

春节的临近,街上的年味越来越重,置办年货一直以来是国人的民族传统。

肉食、蔬菜、糕点、糖果、瓜子,这些都是如今人们年货清单上的采购目标。

城市里,随着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们落脚扎根,可供人们选择的购买的商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供销社。

这时的下海商人,体会到了第一个销售旺季带来的丰收喜悦。

行走在街上的李卫民,看着眼前热闹景象,心里泛起莫名的感受。

“前面那个就是卢学有。”

王全的话没有让李卫民感慨多久,顺着王全手指的方向。

一位从道路旁一处门面房走出来,身穿军绿色大衣,带个棉帽子的男人出现在了李卫民的视线之中。

这是一条由个体商贩组成的自由交易市场,街边的门面房与街上摆摊的商贩,吸引着大批前来置办年货的人们。

此时的李卫民注意到,卢学有不时的在这条街上的门面房进进出出,然而其手上却是空空如也。

注意到李卫民脸上的疑惑,王全开口解释道。

“大黑瞎子和卢学有已经谈起了合作,这段时间,卢学有经常来街上打听各种商品的价格,看样子也就这俩天就该着手给大黑子采购了。”

王全的声音停顿了一下,好笑的说道。

“这次大黑瞎子长心眼了,二万块卢布的商品只给了卢学有百分之十的报酬。”

李卫民点了点头,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