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那些年的文人才子(十八)
【可连番遭遇,令李白的生活越发窘迫,至于报国之志,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晚年的他转辗于宣城、金陵之间,依人为生。不久后,一代诗仙逝世,关于李白的死,也有几种说法,其一见于《旧唐书》,说李白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众所周知,诗仙爱喝酒,而年纪大了一个不小心饮酒过量也是有可能的;浪漫一点的说法是说李白在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死,众所周知,李白追仙,或许他正是看到了仙神,追随而去,这也是李白的广大粉丝团所希冀的,所以这种说法多流行于民间,而比较官方一点的说法就是病死论,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自身的年迈,依旧想着为国效力,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尽一份绵薄之力,奈何还没到呢,就病了!只能折返,于次年病死于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最后还赋了一首《临路歌》,尽显其壮志未酬的悲怆。】
天宝时期刚从杨贵妃处归来的唐玄宗,百忙之中又看了眼天幕,正好看到李白逝世的一幕,眉头一挑,有点惋惜,但不多。天下大才尽揽其手,他有的是有才之人,李白再有才,缺他一个,也无甚紧要。
对此,他的曾祖李世民却是与之完全不同的心境,李世民是惜才的,对李白的逝世也是唏嘘不已,李白或许称不上是什么治世能臣,可是他那一腔爱国热血,是值得赞扬的,若他能身处他这个时代,他定是愿意给他一个机会,发挥一下其才的。
【李白的一生是浪漫的,他生性豁达,豪放洒脱,读他的诗,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同时也是悲愤失意的,他身怀报国大志,一腔爱国之心至死不改,可惜种种遭遇也令他一路悲歌,壮志难酬啊!他的一生都没能实现他的理想。】
【李白,于诗家而言,是幸的,因为其满身的才华让文坛大放异彩,但于他自身又是不幸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满身的才华没有用到该用之处,他一心向往着报效国家,可惜却只能投身文坛。不过不管怎么样,咱们诗仙依旧名留青史,为世人所爱戴,他的诗更是家喻户晓,哪怕是三岁儿童也读的是朗朗上口。】
李白苦笑,随即又扬起嘴角,虽然仕途无望,但至少千年之后依旧有人记得他,不至于籍籍无名,他也不算失败。
天性乐观的他,在看完自己的一生后,仍旧能苦中作乐,甚至他试图着想走另一条路,一笔一剑走天涯,似乎也不错。
【与之相对的是杜甫,读李白的诗处处能见其美好,而读杜甫的诗处处能见其苦涩,所以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而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人,而他之所以能成为现实主义诗人,也来源于他的生活,对于杜甫,大概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惨,他的人生实在是太惨了!】
杜甫:“有多惨?”
从李白的事迹中,他有所预料了,可是天幕这种分外凄惨的口吻,似乎比他预料的还要苦逼。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能与李白齐名的人物,与其合称“李杜”,但不同于李白的年少成名,杜甫是死后方闻名天下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诗圣杜甫波澜壮阔的一生吧!】
杜甫:“与太白兄并肩,子美汗颜!”
李白:“子美之才,如何不能并肩!”
因着天幕提前相遇的李白正与杜甫一边把酒言欢,一边观看着天幕,也由衷的为小老弟未来的成就而高兴,不过虽然不知道这位小老弟未来遭遇了什么?但想必也是极其凄凉的,不然如何担得起现实二字?
若可以的话,他希望小老弟担得起诗圣的同时,也少受点磨难。
【说杜甫惨么?可他的出身并不低,缘何他后来的日子会过成这样呢?咱们先来看看他的家庭,说远一点,杜甫的先祖是晋朝的杜预,那是一位功至封侯的名将,同时也是一位学问家,说近一点,杜甫的爷爷是杜审言,“文章四友”之一,他们的父族属于京兆杜氏,再来看看他的母族,母亲崔氏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可谓是妥妥的官N代啊!按理说他的生活应该很好,然或许上天赋予杜甫的使命,为了那些诗,让他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苦难路。】
杜甫?诗圣?竟是他孙子?
高宗时期的杜审言颇为自豪,但是想到天幕一再提起的惨,他的心又有些闷闷的,究竟是他哪个儿子的孩子,竟是让这孩子过的这般凄惨?
【因着家庭的缘故,杜甫少年是过着安定富足的日子的。而自古才子们都是年少便彰显其才华的,骆宾王七岁《咏鹅》,咱老杜也不甘人后,七岁来了一首《咏凤凰》。】
想起那年那月那日,杜甫至今依旧有些小自豪,他觉得他的文采也不差啊!为何科举就屡次不中呢?
【有人说李白从未老去,杜甫未曾年轻,所以粉丝们亲切的称其为“老杜”,当然咱们李白就没这个待遇了,“老李”什么的从未出现在李白身上。可是谁又知,咱们老杜也有青春年少的时候啊,甚至咱老杜的青春还晚熟呢!】
李白:“……”
他老了,他不介意粉丝们如此称呼的,虽然不太好听,没有“老杜”顺耳,但他真的不介意的。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