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底气
没有孩子,没有丈夫的疼爱,夫人为这个家操劳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子薰不知如何面对夫人。
共侍一夫这个词,很刺眼,很伤人。
可偏偏这是无可更改的事实。
姐姐妹妹的那些称呼让子薰觉得无比讽刺。
愿得一知己,白首不相离,子薰对婚姻对爱情的向往简单而朴素,有个人陪着自己过一饭一蔬的简单生活,不离不弃,白头偕老。
对于夫人,子薰更多的是敬重,她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自己只是凡夫俗子,一粒微尘。
遥不可及,子薰从未想过成为她那样的人。
子薰接手了札记的整理工作,心里有丝惴惴不安。
做不好,会让他失望,人就怕比较,一比较,差距明显,烦恼满腹。
一经比较,他就会发现,我有太多的地方不如夫人,子薰自惭形秽,只有竭尽全力。
其实,夫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而非一尊神。
子薰把一个美容养颜方送给夫人,犹豫了片刻,夫人没收,过日子不靠这些,哪怕有一天遭他厌弃,我也不靠这些。
夫人有夫人的底气和自在,子薰不懂。
在子薰看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为悦己者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看了札记,子薰对他的了解更深了一层。
他收养了二十多个义子,这是当时的流行做法。
郭子兴也曾收养过很多义子,如果当时没有迎娶马姑娘为妻,成为郭子兴的养女婿,朱元璋大概率也会被郭子兴收为义子。
这些义子大多是孤儿,除了文正、文忠、文英,还有文刚、文辉、文逊等人。
收养义子,以父子名分和亲情把利益绑定到一起。
百善孝为先,义子不能背叛养父,否则会遭人唾弃。
经过专门培养,有的义子成长为优秀的将领,比如文正。
有的义子忠心耿耿,与其他将领一起驻守在各地,可节制诸将,比如文逊此时在镇江。
他没有三头六臂,分身乏术,义子形同他的分身。
指挥队伍,如以臂使指,除了严格的纪律,还需要监督,很多义子起的就是这个作用。
比如现在,绝大部分兵力都押在了常州。
一旦主帅生出异心,后果不堪设想。
元朝皇帝妥欢帖木儿不相信丞相脱脱,那么为什么朱元璋相信徐达?
子薰见过徐达几次,印象深刻,与电视上演的名将大为不同,徐达更像是一个庄稼汉,不善言辞,不苟言笑,有些木讷。
每次见朱元璋都是固定的那么几句话:“上位英明”,“咱听上位的”,“遵命”。
而且每次的表情都十分一致,那就是千篇一律地没有表情。
徐达和常遇春大相径庭,常遇春是抓住一切机会套近乎、表忠心,该他操心的,不该他操心的,他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哥呀“这句开场白是他的口头禅,他很少叫上位,每次都是情真意切地喊一声”哥呀“,让朱元璋心里大为感动。
比如,城中宋地主家里收藏了一块九龙玉璧,被常遇春知道了,硬是连哄带吓给买了过来,交给了他哥。
北宋的九龙玉璧流落民间,九五之数,那是天子独享,你收藏九龙玉璧是几个意思?难道是有心篡逆?常遇春问得理直气壮。
宋地主急忙否认,“岂敢,岂敢,老汉原本就想交给上位的”。
后来,常遇春走了很久之后,宋地主突然想过味来,上位也不是皇帝呀,不过这话只能烂在肚子里,说不出口的。
徐达和朱元璋是生死之交。
当年在和州的时候,朱元璋被孙德崖的人扣留关入水牢,徐达挺身而出,主动请缨,用自己把朱元璋换了回来。
救命之恩,朱元璋铭感五内。
徐达虽然不善表达,但是他的忠心天地可鉴。
徐达能征善战,是难得一见的帅才,然而,朱元璋的军事能力、谋略水平、甚至上了战场的那股狠劲儿全在他之上。
朱元璋有足够的底气去相信徐达的忠心,妥欢帖木儿没有,他不懂行军打仗,他没带过兵,没上过战场。
枣红马被当作礼物送给了钰瑶,小姑娘生日那天,只吵着要礼物,偏偏别的礼物都不称她的心,子薰只好把心爱的枣红马拱手送人。
心疼不已,子薰一遍又一遍地嘱咐,千万别饿着红红,枣红马的小名是红红。
放心吧,放心吧,钰瑶连声敷衍,骑上马就跑了。
害得子薰牵肠挂肚地担心了好久。
枣红马的性子十分温顺,子薰在这个游戏时空第一次学骑马,骑的就是枣红马,这匹马还是兄长纳哈出送的。
子薰思乡情绪正浓时,如月突然来请。
小公子朱标感冒了,鼻塞,睡不着觉,哭个不停。
木槿现在贵为廖夫人,不好轻易打搅,二夫人担心医生开一大堆药,她不想让孩子吃药,子薰医书读得多,想请子薰帮忙想个办法。
二夫人大着肚子,夫人担心子薰触景生情,让二夫人先回了东跨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