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婚事传得人尽皆知
国公爷很快把做媒的想法告诉了子薰。
子薰捧起他的头,左看看,右看看,他怎么不务正业当起媒婆了。
他乘势在她娇艳的唇上狠狠地亲了一下。
她佯怒着拍了他一下,“说正事”。
“好”,他一本正经地坐好,手却不安分地乱放一气。
她把他的手扣住,“翠英说翠微的婚事还没定,让我帮着找个合适的”。
“你看徐达合适不?”他问。
“徐达比文正还大四岁呢,谢再兴能同意?”子薰有些担忧。
“徐达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人,能嫁给徐达是这姑娘的福气,谢再兴有什么不满意的?”
“听说徐达以前有个夫人,有个妾室,还有个跟阿隶差不多大的儿子,翠微嫁过去是当续弦。”
而且,徐达从事的职业风险系数太高,子薰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担心国公爷跟自己翻脸。
国公爷已经有些不耐烦了,“要不让夫人跟翠微说?”
眼泪是内宅女子的利器,子薰近来颇有心得,对眼泪的控制逐渐收放自如,眼下正是需要用眼泪表达委屈的时候。
子薰默默流泪不语。
国公爷顿时心软,把子薰揽入怀里,“你去跟翠微提一下,只要两个人有意,父母那边好说。”
子薰拐弯抹角地问翠微觉得徐达这个人怎么样。
虽然是拐了十八道弯,但翠微一下子就听出了弦外之音,脸红红地不停地绞着衣摆。
终身大事,是需要花时间考虑考虑。
想当初自己出嫁就是太草率了,以至于现在的处境如此窘迫。
缺少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婚礼,是子薰心中永远的遗憾。
两天后,在国公爷的不断催促下,子薰不得不再次开口询问翠微的想法。
翠微红着脸点点头,然后就飞快地跑了。
想不到这个外表柔弱的小姑娘,能跑得这么快。
接下来的几天,翠微笑的次数愈来愈多,而且笑得阳光灿烂。
想必和徐达的这桩的婚事,她是满意的,子薰心想。
听说翠微的母亲是个传统的女子,传统二字体现在哪儿呢?她认为女孩子十四五岁就应当出嫁,自己的大女儿二十岁才成亲,小女儿眼看马上也要二十了,婚事却一直没有着落,能不急吗?可是她又不会打算、张罗,只能干着急,外加不停的唠叨。大女儿还好,性格开朗、外向、泼辣能干,这个小女儿就让人发愁了,不仅内向,还对婚事毫无兴趣。
翠英恰恰是为了帮妹妹躲开母亲的唠叨,才想起请如夫人帮忙,没想到反而成就了一桩姻缘。
国公爷认为谢再兴虽然话多惹人烦,但实际上是个明事理的人,因此就在没征得谢再兴同意的情况下,把翠微的婚事定了下来。
很快,这桩婚事在应天城内传得人尽皆知。
三书六礼,四聘五金,这些定亲的正常流程,婚事想满都瞒不住。
为什么要瞒着呢?这样的好事,就应该大张旗鼓地好好宣传一番,反正国公爷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谢再兴听到消息的时候,婚事已成定局,想变都难了。
子薰一再跟国公爷说要先通知翠微的父亲谢再兴。
国公爷却嗤之以鼻,一再坚持要给谢再兴一个惊喜,在国公爷看来,安排一桩这么好的婚事是对谢再兴忠心耿耿的回报。
在面对儿女婚事的时候, 当父母的难免都有点儿小心眼,尤其是嫁女儿,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担心对方家庭关系复杂不好相处,他们需要女婿的完美表现慢慢消除这种担心,简而言之,父母需要时间适应一个陌生人抢走女儿的现实。
国公爷没嫁过女儿,显然不理解这份心情。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的,哪怕你是一番好意,也要让对方充分体会到才行,子薰叹口气,但愿不会生出什么变故。
子薰自然也知道,对于翠微这样一个内向、不善言谈、不会理家的女孩子而言,嫁给一个位高权重又疼爱自己的丈夫是最好的出路,从这个角度来看,徐达做翠微的夫婿简直完美无缺。
在好心情的推动下,国公爷突然想起了雨露均沾的原则,在几位夫人那儿各留宿了几晚。
子薰抓紧时间跟戴思恭学习医术。
不知不觉间,她对国公爷的在意慢慢减少,不知有多久没想起国公爷其实就是凌川。
凌川,凌川,现在的国公爷早已不是凌川了,以后他会离子薰越来越远,远到子薰只能仰视,只能服从,只能承受。
子薰或喜,或悲,国公爷是不会在乎的。
所以,不管国公爷和哪位女子同床共枕,子薰也心下淡然。
渐行渐远。
有时候,子薰觉得,国公爷远不如梅园的花草树木来得真实。
幸好他们之间还有孩子,维系着两人不远不近的关系。
闲来无事,子薰想去胡夫人那儿看看,她对这个胡夫人充满了好奇,也想当面感谢她对妙福的精心照顾,只是一直没抽出时间。
胡夫人独自一人生活,按理说不是收养孩子的最佳人选,之所以能被选中,想必有什么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