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小明王之死
子薰下床去外面拿了两个碳盆放在屋里,才重新躺在他身边。
他伸胳膊环住她的细腰,不准她再逃。
张士诚的湖州守将为张天骐派兵出城阻击,徐达、常遇春击退其南路军后,进围湖州。
为增加防守力量,张士诚派大将李伯昇从东城潜入,继而又派吕珍率六万兵力赴湖州增援。
吕珍行至湖州东面的旧馆,下令扎营,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五寨。
汤和领兵从常州赶来增援。
为阻断平江对旧馆的后续增援,徐达、常遇春、汤和分兵占据旧馆的姑嫂桥,紧急施工,连筑十垒。
随后,徐达又分兵趁夜突袭乌镇,填塞其周围水路通道,切断平江对湖州的粮食补给。
湖州和旧馆被切割开来,既无法相互支援,又不能与平江联系。
张士诚数次派兵支援,均被击退。
为分散张士诚的注意力,朱元璋派文忠打杭州,华云龙打嘉兴。
双方处于对峙状态,看谁坚持地时间长,或者谁先找到突破口。
王爷进入焦虑状态,没心思再去胡青青和王妃处流连。
子薰紧张的计算着张士诚的兵力增减及分布情况,并在地图上准确标注。
昇山位于湖州和旧馆之间,被张士诚兵占据,是双方较量的变数之一。
徐达、常遇春先后攻破昇山陆寨、水寨。
王爷接到战报,开始慢悠悠喝茶,要热汤面吃。
子薰的生活状态也随之松弛下来。
“把叶先生的计策拿出来“,王爷道。
叶先生是指叶兑先生,叶兑献出的攻取平江策略为锁城计。
“锁城法者,即于城外矢石不到之地,别筑长围,环绕其城。于长围之外,分命将卒四面立营,屯田固守,断其出入之路,绝其内外之音,仍设官分治所属州县,务农种谷,抚字居民,收其税粮以赡军士”。
子薰拿出设计图纸,按照上面的指示摆放平江沙盘,基本构件已经建好,只剩下拼接。
外郭城墙用赤黏土捏成,城门凸显为绿色,街巷为棕色、水渠为蓝色,宫城用黄蜂蜡捏造。
太仓、昆山、崇明、嘉定、松江等地依方位、远近分布在平江城周围,均用赤黏土制造。
另准备红色、黄色的小旗子若干,以备随时用于标注将领、兵力变化以及进攻、防守情况。
王爷俯瞰沙盘片刻,又让找出张士诚的所有家属资料,妻妾子女、兄弟姐妹的信息全都要看,以判断招降的可能性。
《孙子兵法》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好消息接踵而至。
十月,吕珍于旧馆投降。
十一月初六,李伯昇于湖州投降。
十一月中旬,文忠进逼杭州,张士诚的杭州守将潘元明投降。
随后,绍兴、嘉兴也先后投降。
张士诚的地盘,只剩下平江及周围郡县。
王爷倍感振奋,加封文忠为浙江行省平章政事、荣禄大夫,并让他恢复李姓。
一统江南,指日可待。
群臣备受鼓舞,开始私下商议登基称帝之事,可是一个巨大的障碍物挡在路中间,十分显眼,无法绕行。
这个障碍物姓甚名谁?是何方神圣?
当然是小明王韩林儿。
在朱元璋的队伍中,小明王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他杵在那儿,吴王就无法顺理成章地进阶为皇帝。
得想个办法让他走。
当然,让小明王腾地儿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逼其禅让、找人行刺、暗中下毒。
细究起来,似乎都不太稳妥。
有没有两全之策呢?
显得吴王护驾不力
既扫除障碍,又得不露痕迹,水到渠成。
方案接连提出,又逐个自我否决。
这些大臣,为吴王称帝一事,真是操碎了心。
正当大臣们讨论得焦头烂额时,吴王已经有了决定。
十二月,吴王派廖永忠出发去滁州,接小明王来应天。
接他干什么?
群臣不解其意,想拦又没有拦住。
平心而论,小明王也不想寄人篱下,无奈身不由己。
这事儿得凭实力说话,可惜他从始至终都是傀儡。
以前是刘福通的傀儡,现在是朱元璋的傀儡。
他这个傀儡能当多长时间,下场如何,完全取决于朱元璋的意愿和实际需要。
那种想怎样就怎样的生活对他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不管小明王愿不愿意,来接你,你就得跟着走,没有反驳的余地。
吴王军队势如破竹,快速占领张士诚的地盘,目前未下之地只剩下平江。
这些消息,让小明王如坐针毡,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命运未卜。
他精神紧张,噩梦连连,甚至疑神疑鬼。
无论多害怕,要来的总会来,该面对的总得面对。
坐船行至瓜步时意外翻沉,小明王落水而死。
一场事故,解决了吴王的大难题。
护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