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家功业 > 第135章 踏雪寻梅

第135章 踏雪寻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常服,如同寻常贵公子,打着伞,来到了鸿都门学大门口。

“好气派的大门!”刘辩几乎是脱口而出。

上次来还是夏天,还在拆卸,现在的大门似石如玉,两根柱子雕梁画栋,牌匾烫金,熠熠生辉。

潘隐站在刘辩身后,躬身不语。

“鸿都门学禁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门内涌出了几个差役,站在门口,冲着刘辩虎视眈眈的喊道。

刘辩非但不生气,反而笑着道:“有点样子了。”说着,对潘隐摆了下手。

潘隐上前,不知道说了什么,领头的差役连忙道:“诸位请进,太常有交代,诸位快请。”

刘辩打着伞,迈入鸿都门学。

虽然处处都是银装素裹,但依然可见,这鸿都门学建造、装修的不像是一个学校,更好似一个豪宅。

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又仿佛一个颇为繁华的街区。

没有了之前刘辩见过的那种乱象,隐约还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刘辩信步走着,忽然侧头与典韦,笑着道:“那个人,还找你麻烦吗?”

典韦比刘辩高出太多,闻言低头瓮声道:“找过,臣打断他的腿,扔了出去。”

刘辩不由笑了声,道:“干得好!”

典韦咧嘴一笑。

走了几步,刘辩抬头看了看天,道:“渤海王在忙什么?”

潘隐上前一步,脸色微紧,道:“回陛下,渤海王,一般是在小院,尚书台以及太皇太后的小院之间走动,只有这三个地方。”

刘辩看着不远处鸿都门学的‘藏书阁’,神色沉吟,道:“年后,让他来这里入学,高调一点。”

鸿都门学?渤海王?

潘隐一怔,忽然警醒,道:“是。”

刘辩嗯了一声,径直走向藏书楼。

这藏书楼,比其他院舍更显宏大,台阶看着都像是汉白玉,大门古朴,不知道是从哪里弄来的。

“这蔡邕,真的是高规格修建了。”刘辩自语,总感觉蔡邕不是简单的建造一个学校,更像是在有意的要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圣地’。

刘辩还没走上前,蔡邕、蔡文姬父女急匆匆迎出来,抬手要见礼。

刘辩一收伞,道:“免了。这里怎么没有学生,休假吗?”

蔡邕还是抬手见礼,而后道:“臣知晓陛下来,让他们都去了别处。”

刘辩瞥了他一眼,这位是一点都不懂得揣摩上意吗?

蔡文姬站在一旁,亭亭玉立,蒙着面纱,双眸如水,一身的清秀气质。

缺点就是,额头上隐约有点伤痕。

刘辩连忙收回目光,心里尴尬的咳嗽一声,笑着道:“领朕随处看看。”

“是,陛下请。”蔡邕有些激动的说道,如同要献宝的孩子。

刘辩面色如常,抬脚上前。

蔡文姬看着刘辩,眉头皱了皱,有些不情愿,还是跟在她爹边上。

刘辩一进门,远远的看到了两排巨大的书架,分做了六块,书架上方有着清晰的六个匾额: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

书架内,摆满了书,堆的满满当当,粗略计算,怕是数以万计。

蔡邕跟在边上,见刘辩讶异,心里更喜,亦步亦趋的随着刘辩,介绍道:“陛下,臣的藏书,都在这里了,总共三万四千册,以甲乙丙丁等编录,鸿都门学的学生,都可以借阅,抄录。藏书楼内,备有笔墨,纸张,可容纳五百人……”

刘辩听着,不断点头,道:“卿家做的不错。不过,以朕来看,天下书籍,无非四部,经史子集。这经,首推诗经,而后是周礼,再如左传,论语等。史嘛,太史公记当为第一。子,就是诸子百家,我朝虽罢黜百家,但圣人之学,岂能轻断?我等后人,还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集,当以楚辞为首……”

刘辩的过往专业在发挥作用,滔滔不绝。

一旁的蔡邕,听得是前所未有的认真,目露沉思色,心里激动的不行,暗道:‘经史子集?没错没错,陛下囊括的恰如其分!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愧是陛下,气魄如此宏伟!’

而蔡文姬双眼发亮,对于刘辩的话,有些惊讶。

‘不是传言,陛下自小不学无术,好逸恶劳吗?’蔡文姬静静的打量着刘辩。

“这经之下,还可以分为诗书礼乐等等……”

“史,上自尧舜,下达现今,史官之笔,无所不包……”

“子,朕最喜法家,次之兵家,圣人之学,广博浩瀚……”

蔡邕,蔡文姬父女听得更认真了,这些话,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作为博学、好学之人,对他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刘辩说了好一阵子,意犹未尽的砸了砸嘴,道:“朕信口胡说,蔡卿家不用当真。”

蔡邕立即抬手,一脸肃然,道:“陛下金口玉言,臣受教!”

蔡文姬跟着轻轻行礼。

刘辩摆了摆手,忽然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大砚台,有脸盆那么大,好奇的走过去,道:“这是做什么的?”

蔡邕犹豫了下,道:“陛下,鸿都门学按照旨意,皆是庶民入学,是以,笔墨珍贵,只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