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家功业 > 第199章 卿家之能,令朕心服

第199章 卿家之能,令朕心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实是纸面数字。

比如说,‘裁减冗官’、‘青州曹操屯田’等这些,貌似节省了钱粮,实际上朝廷并未支出,这一部分,占了十多万万的大头。

尽管朝廷并未支出,又实际应当支出的,是以确实是省了。

刘辩绕过这个弯,看着荀彧道:“卿家如实告诉朕,年底之前,太仓究竟能筹措到多少?”

“排除抄没叛匪所得的贵重之物外,八万万左右。”荀彧不假思索,显然早有腹稿。

刘辩眉头一挑,这比他预想的还要多出三万万,面露惊异的道:“有这么多?”

荀彧似有犹豫,片刻后道:“如果朝廷急用,臣还能再筹三万万。”

刘辩不止是惊异了,而是开始怀疑了,直接问道:“怎么筹得?”

荀彧少年老成,不止是脸色,气质同样如此,如同一个四十岁宦海沉浮,城府极深的老官僚,八风不动的道:“臣以盐税做抵,以盐证为凭,可向各地世家大户,预支未来半年的盐税。”

刘辩眉头不停的跳,心里跟着激动起来。

这荀彧的能力,真真是远超他的预估!

他原本还在犹豫,想着像曹操那样,多培养荀彧一段时间,万万没想到,荀彧不需要他来培养!

刘辩双眼微眯,目中灼灼发光,笑容前所未有的真诚,道:“不急,暂且够用了。卿家之能,令朕心服。”

“臣不敢。”荀彧抬手,脸上毫无异样。

刘辩审视了他一会儿,转身继续踱步,心神放松,思绪也变得敏捷,道:“这钱粮一事,朕便交给卿家了。对了,卿家对尚书台怎么看?”

荀彧的这番能力表现,令刘辩动了尽早扶他上位的心思。

荀彧跟在刘辩身后,道:“陛下,臣等皆认为,尚书台有缺,当做补全。”

在当初的改制中,刘辩与众臣的计划,是尚书台有九人,但时至今日,只有三人,其中一个还是空有名头的董卓。

刘辩见荀彧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心里斟酌再三,还是觉得有些急了,转而道:“冀州之事,卿家怎么看?”

荀彧脸上少见的面露凝色,道:“陛下,天灾不断,情势如火,各处叛匪必会疯狂劫掠,黑山军攻打冀州半年之久足以说明。且不止是冀州,臣担心鲜卑,乌桓以及匈奴随时会寇边。”

刘辩微微点头,道:“大司马府没有动夏侯惇的两万人就是顾虑刘虞守不住,担心鲜卑与乌桓等长驱直入。接下来是秋收,而后是过冬,看来,冀州的战事,没那么容易结束。”

荀彧道:“臣以为,当前要务,还是以守为主,只要守住了冀州,越过明年,情势将大为好转。”

曹操在青州招降了百万黄巾军,黄巾军主力损失殆尽,现在最重要的,便是稳住青州,只要这个大乱之地平稳,朝廷就省去了一个巨大的负担!

待过明年,朝廷缓过这口气,积攒了一些力量,曹操也能抽身而出。

届时,主动权将完全在朝廷手里,哪怕是出动大军征讨黑山军都将成为可能!

刘辩背着手,踱着步,心里在不断推敲。

熟知历史的他很清楚,最为酷烈的时候,还没有到,事情不会如荀彧预想的那么顺利。

“交给卿家一个任务,”

刘辩忽然笑呵呵的转头看向荀彧,说道:“朕的二儿子,长公主出生了,卿家给取个名字。”

荀彧神色如常,心里疑惑于刘辩为什么突然转换话题,刚要思索,便听到身后一阵脚步声。

回头看去,不其侯,御史中丞,伏完小跑着过来。

他气喘吁吁,满头是汗,抬着手道:“陛下,河南尹种辑的奏本。”

刘辩见他这么慌张,伸手接过来,看了眼,不由得皱眉。

种辑原本是丞相杨彪举荐为东莱太守,但刘辩改为皇甫坚寿,是以种辑转而被任命为河南尹。

种辑上任并没有多久,他这道奏本,言词激烈,态度强硬,字里行间的愤怒清晰可见,在弹劾洛阳令陈宫‘贪赃枉法’、‘擅权乱命’、‘侵吞秋粮’、‘欺压官吏’等等。

这道奏本虽然‘杀气腾腾’,可又语焉不详,并未有什么实证。

刘辩忽的心有所动,看向伏完,道:“御史台有证据?”

伏完正擦着脑门上的汗,连忙道:“回陛下,御史台派了监察御史去河南尹,发现大仓五千石粮食不翼而飞。”

刘辩拿着这道奏本,明显感觉不太对劲,道:“确实是陈宫所为?”

求月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