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家功业 > 第221章 夷三族

第221章 夷三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时候说话,其实是一种‘撇清’关系的自救行为。

不等刘辩反应,何太后道:“再这样下去,王允要冻死在外面了。”

刘辩目光看向门外,大雪还在落,后殿哪怕有碳炉,还是能感觉到丝丝冷意。

余光瞥了眼杨彪等人,刘辩想了想,暗道:也好,早点了结,省得夜长梦多。

“带他进来吧。”刘辩淡淡道。

典韦应着,向着不远处瓮声道:“带进来。”

两个禁卫,拍掉王允身上的雪,将王允架进门。

王允头上带着雪,嘴唇打着哆嗦,脸色苍白,浑身哆嗦,双眼却十分冷静。

颤巍巍跪地,道:“臣参见陛下。”

殿里不论是坐着的还是跪着的,看到王允这份模样,心里各有戚戚。

“你应该自称罪臣。”潘隐在一旁提醒道。

王允贵妇在地上,缩成一团,倒不是惧怕,实在是因为冷,语气却十分坚定,道:“陛下,臣举荐太子,为国本计,为我大汉计,也为陛下计,臣,并没有做错。”

刘辩冷笑一声,道:“你没有做错?若是光明正大,为何要勾连渤海王与伏完,太常卿,甚至于,蛊惑太后,你的罪,在不赦!”

王允不卑不亢,道:“臣并未鬼祟,也不曾蛊惑太后,说的都是实话。陛下为大皇子取名为‘绍’,其意自明。而今乱匪猖獗,由渤海王上书,一举多得,对平乱,对朝廷,对陛下,都是上上之策。臣虽有勾连之举,但绝无私心,皆是为我大汉江山所想,请陛下明察!”

“你……”刘辩被他这些话,堵的一时间居然无法反驳!

杨彪,荀攸,荀攸,钟繇,司马儁等人还跪在地上,看不清表情。

但不少人都觉得,王允的话不是没道理。

这个时候,立下太子,对于巩固朝廷,安定人心,太过重要了!

“辩儿依我看,不如就趁机立下太子吧,”

何太后有些可怜的看了眼王允,与刘辩道:“刘绍又不是外人,总归是你儿子。”

刘辩眉头皱起,根本不理会何太后,仿佛感受到大殿里一些人的想法,双眼冷峻的盯着王允,冷声道:“绝无私心?你真的没有私心?”

“臣绝无私心。”王允道。

他暖和了一点,脸色没有之前那么苍白,心中更加冷静。

不能认罪,不认罪,还有活路,一旦认罪,便是死路一条!

刘辩一摆手,坐直道:“都起来吧。”

“谢陛下。”

跪了半天的众人,陆陆续续的起来,有人僵硬的差点起不来,你搀我,我扶你,加上本没有那么多座位,相互谦让之下,很是混乱。

潘隐见着,连忙招来内侍,一边搀扶,一边增加座次。

好一阵子,文武官员才坐整齐,齐齐躬身低头,没人言语。

除了偶尔咳嗽一声的卢植。

刘辩压着怒气,环顾一众人的神情,沉色道:“王允,你说你没有私心?朕问你,那刘弘,是不是你叫进京的?”

王允跪在那,抬起手,苍白的脸上有着些许红润,漠然又坚定,道:“是臣写信给刘公。当初陛下继位所见之人,纵观朝野,以刘公为贵,臣请他入京,见证东宫,以堵悠悠之口。”

“你考虑的还真是周全!”

刘辩对于王允,是真的动了杀机,居然能在他眼皮子底下,谋划这样一盘大棋!

王允抬着手,面不改色,道:“陛下,臣死不足惜,但太子乃社稷之本,天下所望,臣请陛下尽早册封,以安万民之心。”

刘辩目光冷漠,道:“朕,就安抚不了万民之心,非得东宫不可?”

刘协坐着不动,瞥了眼王允,紧绷着脸,心里万分渴望王允不要再说了。

伏完,蔡邕之类同样恨不得掐住王允的喉咙,不让他再多说一个字!

杨彪,荀攸等人同样神情凝重,王允这么‘耿直’下去,今天的事情,将难以善了!

左仆射,御史中丞,太常卿,渤海王。

王允作为尚书台二号人物,实际主持尚书台政务长达两年;伏完是御史中丞,其妻子是阳安长公主;太常卿蔡邕是当今国丈,大皇子的外公;渤海王刘协就更不用说了,当今陛下的亲弟弟!

这四个人,平时处置哪一个都得惊天动地,更何况是四个!

荀攸,荀彧,钟繇等人不动声色的对视,心里在想着对策,同时盘算着最坏的后果!

王允没有如他们所想那样闭嘴,神情越发认真与刘辩对视,道:“陛下是万民之主,但东宫同样重要。臣自请死罪,请陛下以祖宗江山社稷为重,速立太子!”

说着,王允伏地,头重重的磕在地上。

刘辩神情顿时阴沉无比,这王允死到临头,还敢将他一军!

看着王允,又扫了眼在座其他人。

这些朝臣纷纷低头,不言不语。

刘辩双眼眯起,心中怒火熊熊。

他看的明白,这些朝臣之所以不说话,是因为王允固然手段有问题,可立太子在他们看来,确实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

刘辩心里飞速计较,就这样处置王允,在朝野看来,难免有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