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李治执政三十五载
。
实行“量出制入”的财政原则,根据政府支出的需要来制定税收政策。进行土地调查,加强对土地占有和赋税征收的管理。
对外,李治进行了多次军事行动,巩固边疆安全。例如,他平定了西突厥的叛乱,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在东北地区,李治设立了安东都护府,以管理高句丽故地。
李治实行较为宽容的民族政策,对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给予官职或封号,促进了民族融合。同时,他也对一些反叛的少数民族采取武力征讨,如对东突厥、薛延陀等。
李治在位期间,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重视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并且鼓励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
李治主持修订了《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这是唐朝重要的法律文献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至于成效:
李治的统治相对稳定,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口增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进步。边疆得到巩固,民族关系相对和谐,文化交流频繁。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后来的朝代提供了借鉴。
这是陈平安的脑海里面,那个帖子的综述,简单地概括了李治这一生的功绩。
若是没有后面那些事情,他也算是一位枭雄。
可惜,信错了人。
不对,应该说是爱错了人。
陈平安看了看结语,算是满意。
他当然不会在这时候,吐槽李治爱错了人。
武氏登基为帝,还有一段路要走,要扫除那些障碍,最终登上帝位。
下一期,也就能够着重写一写了。
李世民看到前面武氏的操作,应该能够猜到后面的结局吧?
写完这些之后,才算是满意。
五天过去。
因为北伐的胜利、邸报的推行、海水晒盐之法等工程,以至于陈平安好几个月都没有继续写史册了。
这一天。
终于是又带着史册进入了太极宫。
“臣,拜见陛下,陛下恭安。”
李世民见到陈平安来了,还是挺高兴的,连忙招呼道:“嗯,免礼。”
“来人,赐座。”
陈平安先是坐下,等到郭安等人离开之后,才把史册上交了。
大殿里面也就李世民和陈平安二人。
起居郎?
这时候自然是没有存在的必要。
李世民接过史册,看了起来。
往后差不多也是十年,除了几位名臣名将病死,就是大唐皇太子的起起落落。
还有大唐对外战争,刘仁轨这位将帅之才,也就进入了李世民的法眼。
这算是在裴行俭、薛仁贵之后,李治时期最后一位名将了吧?
再继续看,直到李治因病死在了床榻,中宗李显继位。
不过,很明显。
李世民对于这位李显并不看好,眉头微蹙,沉闷无言。
也很难想象。
如今的李治也不过一岁。
而李世民已经看完了李治的一生。
这种感觉很微妙。
不错。
长孙皇后在贞观二年的时候,生下一皇子。
李世民还是给他取名为李治。
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又或者是什么心思。
他给自己儿子取什么名字。
陈平安自然是不会干涉。
所以,此时的大唐,还是有了九皇子李治。
李世民最后又看了看李治在位时候的功绩,实行的政策,也不说满意不满意。
仅仅是一个后宫不得干政,武氏在李治死后,依然稳坐天后之位。
就让李世民心中隐隐有一些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