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字典妙用,水泥烧出,招商大会!
当然不知道自己这个时代之后的历史,但是多少还是能想象得到一些。
不过嘛,他也没有过于在意这些。
水泥烧出来了。
绝对是这五年来,绝对的突破性的科技了。
足以称之为工业革命的转折点。
仅仅是这第一批的水泥引,已经卖出去了一百多张经营许可证。
一张许可证是一万银币,一百多张,就是一百多万银币。
没有足够的银币,自然是用铜币代替。
毕竟,大唐也才刚刚发行了三百多万两白银银币,面额总共加起来,差不多是两千万。
这个面额已经是相当大了。
可是发行之后,已经是几个月了。
有一部分,还在百姓们的手中,一部分,也已经流到了胡商的手中,还有一部分,又经过赋税,回归到了大唐的国库之中。
也有一部分,在这些商贾手中。
银币确实是方便了交易。
就像是这一次,一百多万,也就几个大箱子。
若是以前,怕是要十几个大箱子,才能算作是交易。
……
夕阳的余晖洒在坊间的青石小巷上,为这古朴的京师长安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平阳郡王府邸前院中,一棵老槐树静静地伫立着,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东苑暖阁中,陈平安正坐在木桌旁,手中拿着一本泛黄的《论语》。
小汉晟正坐在一旁,手中握着一块写字板,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渴望。
“小汉晟,今日我们学习《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陈平安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有着千钧之力。
小汉晟点点头,瞪大了眼睛,努力想要记住父亲的话语。但他毕竟年幼,对于这些深奥的古文,理解起来颇有些吃力。
陈平安见状,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书,走到小汉晟身边。他轻轻地握住小汉晟的手,指着写字板上的字,一字一句地教他发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小汉晟跟着父亲的节奏,努力地模仿着发音。虽然有些生涩,但他并不气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陈平安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毅力。
“小汉晟,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陈平安问。
小汉晟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迷茫。
“这句话是说,学习后要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只有不断复习,才能巩固所学,让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陈平安耐心地解释着。
小汉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夕阳渐渐西下,暖阁中,书声琅琅,仿佛一首美妙的乐章。
一直到小汉晟读书识字的时间结束,才停止下来。
其实也没多少时间。
已经三岁多的小汉晟,是可以开始熟悉拼音,然后慢慢地识字读书了。
敬晓月提着糕点、热羊奶,走进了暖阁。
身边,还有抱着小紫菱的吴依依。
小紫菱身穿一件精致的红色棉袄,衣摆边缘绣着栩栩如生的梅花,仿佛在寒风中傲然绽放。
棉袄的领口和袖口都镶有柔软的兔毛,既保暖又显得俏皮可爱。
她的腰间系着一条淡黄色的绸带,随风轻轻飘动,增添了几分灵动之气。
小紫菱头上戴着一顶小巧玲珑的虎头帽,帽檐上缀着晶莹的玉珠,闪烁着淡淡的光芒。
帽子的两侧,两只毛茸茸的耳朵俏皮地立着,为她的可爱形象增添了几分趣味。
她的脸颊被寒风冻得微微发红,但那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却闪烁着明亮的光芒,透露出纯真与好奇。
小紫菱的手中紧紧握着一个红色的小布包,里面是她最心爱的玩具或是糖果。
已进入暖阁,就开始挣扎着,想要下地。
吴依依连忙把他放下来。
小紫菱迈着蹒跚的步伐,在暖阁中欢快地小跑着。
“阿耶!”
她的笑声清脆悦耳,如同银铃般在空气中回荡,为这宁静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